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周長的計算(精選12篇)

周長的計算

發布時間:2024-01-06

周長的計算(精選12篇)

周長的計算 篇1

  【教學內容】周長的計算

  【教學目標】

  從實際情境出發,通過觀察、操作、歸納出長方形的計算方法。

  能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過程】

  一、探索不規則圖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1、觀察公園圖:你看到哪些數學信息?

  2、怎樣求公園的周長?

  3、匯報計算方法。

  4、引導學生體驗簡便方法的好處。

  5、計算周長。

  二、探索長方形的周長。

  27cm

  15cm

  1、想一想你怎樣求出長方形的周長?

  2、請學生獨立完成。

  3、匯報計算方法:

  (1)27+27+15+15

  (2)27+15+27+15

  (3)(27+15)×2

  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你認為那種方法比較簡便?

  4總結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三、應用。

  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1、

  2、黑板長34分米,寬12分米,花邊至少長多少分米?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有哪些收獲?你還有哪些問題?

周長的計算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100一10l頁周長、面積的意義,周長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我們在認識了平面封閉圖形的特征以后,這節課先復習它們的周長計算。(板書課題)同學們要弄清什么是周長,掌握一些圖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復習周長、面積的意義

  l.明確意義。

  提問:想一想,一個圖形的周長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積呢,出示一個正方形后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它的周長和面積?指出,周長是指圍成的平面圖形周邊的總長度,(板書:周長:圍成平面圖形的周邊的總長度。)面積是表示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它們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板書:面積:圍成的平面圖形或物體表面的大小。)

  2.學生練習。

  (1) 請同學們根據第l00頁上的要求,描出周長和涂出面積部分。出示相應的表示周長和面積的圖形,讓學生交互檢查。

  (2) 做練習十九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提問:你認為這兩組圖形說明了什么?

  指出:從這里可以看出,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因為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三、復習周長計算

  1.鞏固計算公式。

  提問: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請大家先在第100頁上填出這些圖形周長計算的公式,再告訴大家各個圖形為什么這樣算。學生回答時老師板書公式。

  追問:“π””是什么?你能說出一個圓的半徑、直徑和周長之間的關系嗎?我們一起來按照剛才說的關系,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1題。

  學生填充后口答,

  3.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師板書,集體訂正。

  4.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汀正,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2~5題。

周長的計算 篇3

  河南省陜縣第四實驗學校    傅延玉教學內容:西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二節《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教學重點: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關鍵點: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教學用具:課件 、釘子板、直尺。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就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著急地說:“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1、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么特點?(長方形)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怎么算長方形的周長呢?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匯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小組討論 后匯報小結:寬+長+寬+長=周長      寬+寬+長+長=周長 寬×2+長×2=周長     (長+寬)×2=周長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幾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2、 小龜的路程提問:怎樣計算烏龜的路線(正方形的周長)。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小組討論解決方法:討論怎樣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有哪些方法? 總結成公式。匯報結果: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邊長×2+邊長×2=周長    邊長×4=周長 3、得出他倆的路程一樣長烏龜和兔子比賽究竟誰勝利了?(對,小兔獲得了勝利。) 4、給小兔點掌聲,有錯就改,真棒!希望我們也能像小兔那樣作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三、鞏固深化,聯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課件出示)1、在釘子板上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并求它們的周長。2、求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學生測量、計算。)3、求毛巾的周長:(課件出示)4、求跑兩周多長:(課件出示)5、求籬笆的長:(課件出示)四、課堂總結。學生交流本節課都學到了什么?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簡短的話告訴大家嗎?同桌互說,然后告訴大家。五、課后延伸,解決實際問題。 1、尋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長的知識?(3-5個) 2、小組為單位,搜集數據計算教室門、窗、課桌、凳子面的周長。六、板書設計

  長方形、正方形 周 長的計算

  長方形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周長的計算 篇4

  一、教學內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五冊第69—70頁例1,練習二十五中的習題。

  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建立長方形周長的概念,理解長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三、教具準備: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吹塑紙一張;用兩根96厘米的鐵絲,分別圍成長30厘米、寬18厘米的長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師用釘子板一塊,細尼龍繩一根。學生準備火柴盒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一張,細線一根。

  四、教學過程:

  師:[出示小黑板,上面畫有5個標上序號的不同圖形]請同學們說一說,黑板上的哪幾號圖形是長方形?

  生:第2號和第5號圖形是長方形。

  師:其他的呢?

  生:其他的都不是。

  師:第1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

  生:因為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對。長方形應該有四條邊,四個角,而它只有三條邊,三個角。那第3號圖形為什么不是長方形呢?

  生:因為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我們還可以怎么看?

  生:因為它的對邊不相等。

  師:第4號為什么也不是長方形?

  生:它的對邊雖然相等,但四個角不是直角。

  師:那么,長方形的特點是什么?

  生(1):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生(2):還有,有四條邊。

  師:應該說,長方形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很多學生跟著教師說]

  師:[出示釘子板,演示]現在老師在這個釘子板上圍了一個長方形。誰來指一指,哪是長,哪是寬?

  [一學生上前指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師:長方形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有兩個長和兩個寬。

  師: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有多少厘米?

  生:[齊]不知道。

  師:怎樣才能知道呢?

  生:[齊]要用尺量。

  師:[用米尺量長方形的上面一條邊]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是28厘米,那這個長[指下面一條邊]是多少厘米?

  生:[齊]也是28厘米。

  師:寬是多少?

  生:[齊]不知道。

  師:現在老師也來量。[用米尺量左邊的一條邊]寬比長短7厘米,那寬是多少厘米?

  生:[齊]21厘米。

  師:今天,就要在這個基礎上來學習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知道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還要知道長方形的周長是怎樣計算的。現在先來看,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老師用一根細繩從這個長方形的一個頂點開始,繞著長方形圍一周。[邊說邊演示]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板書]

  生:[齊][讀板書]長方形的周長就是繞這個長方形一周的長。

  師:[出示繞長方形一周長的細繩]那么,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

  生:[齊]要量。

  師:[用米尺量這段細繩]現在老師量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98厘米。

  師:現在請大家拿出火柴盒放在桌上,用帶來的線沿著火柴盒的四周繞一圈,[教師演示指導繞的方法]然后量一量,看火柴盒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繞和量的方法。然后指名說出量的結果]

  生:火柴盒面的周長大約是17厘米。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起課本。這課本面也是一個長方形,請大家沿著課本的四條邊摸一摸,這長方形的周長是從哪里到哪里。[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沿課本的邊摸了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我們課本面的什么?

  生:[齊]周長。

  師:這課本面的長是哪條邊?[學生指出課本面的長]好,現在我們再來摸一遍。從長方形的這個長開始。

  生:[齊][用手沿著課本面的長、寬、長、寬的順序分段摸一周,邊摸邊說]長、寬、長、寬。

  師:是不是摸了一周?

  生:[齊]是的。

  師:大家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跟它的四條邊有什么關系?[見學生沒有反映,要求學生跟著老師再一起摸課本面的四條邊]這是一條長,這是一條寬,這又是一條長,這又是一條寬。這一周有幾個長,幾個寬?

  生:[齊]兩個長,兩個寬。

  師:這長方形的四條邊一共有多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什么?

  生:[齊]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請你們把剪好的長方形紙拿出來,看能不能把你們帶來的線,繞著這個長方形紙圍一周?

  [學生用線沿長方形紙的周長想圍上一周,但圍了幾次都沒有成功]

  師:[注視幾個學生的操作]怎么樣,不容易圍吧?那就請你們用尺來量一量,看看長是幾厘米,寬是幾厘米。[學生們改用尺來量長方形紙的長和寬,紛紛回答: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

  師:現在用尺來量,就很快量出了長和寬。有的時候,我們要求長方形的周長,直接去量它的一周很困難,就可以利用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跟周長的關系,量出長、寬,想辦法計算出周長來。

  師:[出示長方形吹塑紙教具,貼在黑板上]老師這里有個長方形,長是30厘米,寬是18厘米[在圖形的長、寬旁標出長度]。老師又用鐵絲圍成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比在長方形吹塑紙上]大家看,這一段[指長方形的長]鐵絲多少厘米?

  生:30厘米。

  師:這一段[指長方形的寬]鐵絲是多少厘米?

  生:18厘米。

  師:現在我們把這根鐵絲展開。[將鐵絲框粘在黑板上,逐段將鐵絲拉直,啟發學生說出每一段是長方形的長或者寬。教師在每段鐵絲下面分別板書:長、寬、長、寬]

  師:大家看,[指著拉直的鐵絲和下面的板書]這個長方形的周長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

  生:[齊]長加上寬,再加上長,再加上寬。

  師: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生:30加18加30加18,等于96厘米。[教師板書]

  師:[又出示一個用鐵絲圍成的長方形框架]老師又用鐵絲圍了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將鐵絲框架比在長方形的吹塑紙上]現在把它從對角剪開[用剪刀把長方形框架剪成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和500)this.style.width=500;" onmousewheel="return bbimg(this)">兩段,出示其中一段]看看這一部分鐵絲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個長和幾個寬?

  生[齊]:一個長和一個寬。

  師:這一段鐵絲也就是這個長方形的長加寬的和。[將這段鐵絲展開,粘于黑板上,下面板書:長加寬的和]長方形的周長里面有幾個這樣的長加寬的和?

  生:[齊]有兩個。

  師:[將另一段鐵絲也展開拉直,粘于黑板上,并在“長加寬的和”后板書:“的2倍”]也就是說,長方形的周長等于長加寬的和的2倍。用這種方法計算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又該怎樣列式呢?注意,要把長加寬的和先求出來,要先算加。

  生:(30+18)×20。

  師:等于多少?

  生:等于96厘米。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可以有兩種方法:這是第一種方法[指“長+寬+長+寬”],這是第二種方法[指求長加寬的和的2倍]。這兩種方法都算了長方形的幾條邊的和?

  生:[齊]四條邊的和。

  師:哪四條邊的和?

  生:兩條長,兩條寬。

  師:計算結果呢?

  生:都相同。

  師:有什么不同?第一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

  生:長+寬+長+寬。

  師:按照剛才摸的順序,把四條邊一條一條地加起來。那第二種方法呢?

  生:是把長和寬加起來,再乘以2。

  師:[出示長方形木板]這里有個長方形,請哪個同學來量一量,長是多少?寬是多少?

  生:[用尺量后說出]長53厘米,寬40厘米。[要求學生根據量出的數據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教師巡視,并指名用不同方法計算的兩人板演。訂正后再了解用第一種方法或第二種方法計算的各有多少人。再指名一人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并報出結果]

  師:剛才用兩種方法計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都是186厘米。現在這個同學用皮尺繞長方形木板一周,直接量出周長也是186厘米。說明這兩種方法的計算都是正確的。我們對這兩種算法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用第一種方法,根據長方形周長的意義列出的算式容易懂,但計算比較繁。用第二種方法,先要算出長加寬的和,再乘以2,列式要用到小括號,但計算比較簡便,你們可以根據各人的情況來決定用哪種方法。現在請看課本第70頁練習二十五的第2題。先請你們量一量自己數學課本的長和寬。[學生量課本,有的說長是18厘米,有的說長是19厘米,有的說長是18厘米多一點,有的說長是19厘米不到一點。教師根據學生量的情況,統一成長是18厘米,寬是13厘米]再算出周長,填在書上的表格里。周長是多少?

  生:[齊]周長是62厘米。

  師:[再要求學生量練習本的長、寬,并統一成長是19厘米,寬15厘米,算出周長后填在書上的表格里]練習本的周長是多少?

  生:68厘米。

  師:[出示例1,指名學生讀題后]要求周長是多少厘米,應該先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生:長和寬。

  師:題目中告訴我們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學生紛紛回答]請同學列式把周長算出來。

  生(l):8+5=13(厘米),13×2=26(厘米)。

  生(2):(8+5)×2=13×2=26(厘米)。

  師:[邊板書,邊說]能列綜合算式的,應盡量列綜合算式計算。這是道應用題,還應該答題。[學生補答,教師把例題解答板書寫完整]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69頁至第70頁。并說明課本上“也就是長加寬的2倍”這句話意思不清楚,應改成“也就是長加寬的和的2倍。”教師在黑板上示范,讓學生在課本第70頁第一行“加寬的”后面添上“和的”二字。并把修改后的這一節課文完整地讀一遍]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請大家想一想∶什么叫做長方形的周長?

  生:用繩子把長方形圍一周,這一周的長就是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師:長方形周長怎樣計算?

  生(1):用長加寬,再加長,再加寬。

  生(2):還有一種方法,用長加寬的和乘以2。

  師: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必須先要知道什么條件?

  生:[齊]長和寬。

  師:如果長和寬不知道怎么辦?

  生:[齊]可以量出來。

  師:如果只直接告訴其中的一個條件,還有一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怎么辦?

  生:要把另一個條件先求出來。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練習二十五的第3題、第4題做在課堂練習本上。大家看第4題,問題是“小明沿著足球場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這實際上是要求什么?

  生:[齊]求足球場的周長。

  師:請把題目看仔細了,哪個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就先要把它求出來。

周長的計算 篇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3、掌握方法,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4、通過實際操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學方法:觀察法、歸納法。

  教具準備: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準備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2.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探索新知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你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教師指著3個不同的算式問: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小組討論)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6×2表示兩個長的和,4×2表示兩個寬的和)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

  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鞏固提高(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出示“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

  3.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四、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練習

  找一件自己喜歡的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

周長的計算 篇6

  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教學內容:書99頁和101頁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理解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含義。

  2、能夠導出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公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會用公式求周長,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掌握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推導出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用長9厘米和6厘米的小棒各兩根擺一個長方形。

  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你是怎樣計算的?

  9+9+6+6=30

  9x2=18    6x2=12    18+12=30

  9+6=15    15x2=30

  那種方法簡單?

  我們怎樣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呢?

  (9+6)x2=30對應寫出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怎樣來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呢?

  由學生獨立推導,集體公示。

  二、課堂活動

  1、1題  先由學生圍,再同方合作,計算周長。

  2、2題    同方合作

  3、3題    注意事物的演示

  第三課時  周長公式的應用

  教學內容:書100頁練習十八

  教學目標:

  1、提高對周長公式的理解度。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周長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                          )

  正方形的周長(    )

  二、教學例2

  出示例2

  集體讀題,分析題意

  出示掛圖,畫出示意圖解答

  10+10+5+5=30

  夠了。

  三、練習十八

  1、1題

  計算圖形的周長

  完成在作業本上

  2、2題

  引導理解跑一圈的意義

  3、3題

  讀題、分析題意,引導理解題意。

  四、實踐活動    4題

  先測量、再填表

  實踐活動      看看家鄉新面貌

  內容:書103--104

  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增強學生對家鄉的了解,提高數學素養。

  2、增強參與實踐活動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過程:

  一、交代目的、要求

  設計參觀方案,做準備

  二、實際參觀

  1、參觀舊城鎮,了解鄉土人情

  2、參觀新城,分類了解信息

  3、整理信息,做比較,交流感想

周長的計算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周長的計算 篇8

  練習內容:

  教材第44頁練習十

  練習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并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練習重難點:

  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的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礎練習

  1.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做周長。要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必須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⑴自己先量一量記錄下來,然后再計算。

  ⑵全班匯報,集體訂正。

  3.課本44頁第二題:

  出示一幅長方形的地圖,求出它的周長。

  ⑴學生獨立完成,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⑵集體訂正。

  二、綜合練習

  1.用2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如圖:

  ⑴獨立完成

  ⑵集體訂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中間哪條邊為什么不算?

  2.一塊正方形的手帕邊長是2分米,用90厘米長的綢帶能圍一圈嗎?

  ⑴獨立思考:用90厘米的綢帶圍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組里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匯報

  3.在課本上找兩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算一算它們的周長,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動練習

  四人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頭圍厘米

  胸圍厘米

  腰圍厘米

  四、作業

  找一件表面是長方形的物品,想辦法算出它的周長。

  教學反思

周長的計算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周長的計算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周長的計算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掌握長方形特征的基礎上,理解周長的意義.

  2.通過抽象方法,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推導.

  教具

  釘子板、繩子、尺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拿出準備好的幾何圖形,平放桌上,把長方形挑出,放在一邊.(觀察)

  提問:(1)長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相對的兩條邊相等)

  (2)相鄰的兩條邊有什么不同?(一條邊長,一條邊較短)

  二、學習新課.

  1.談話:同學們對長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長方形的知識.通過學習,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意義,掌握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板書課題:)

  2.理解長方形的長和寬.

  請同學們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

  教師歸納出: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

  請同學們在自己的長方形紙片上標出長和寬.

  3.學生動手操作,理解長方形的周長.

  教師出示圍在釘子板上的長方形.

  提問:什么叫做周長?(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請一位同學來指一指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其他同學互相看著摸一摸,自己的長方形紙片的周長.

  再請一位同學指一指釘子板上的長方形的周長.

  提問:你能知道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嗎?(能)一位同學把圍成這個長方形的線取下來測量,測得長度是60厘米.(回答: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大約是60厘米)

  4.設疑:比較小的長方形,要知道它的周長是多少,可以用量的辦法,如果要想知道大的長方形土地的周長是多少,用量的辦法就不行了.我們能不能根據它的長和寬計算出它的周長是多少呢?

  (1)出示例題:一個長方形,長6厘米、寬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2)老師將學生不同的算法板書在黑板上.

  6+4+6+4=20(厘米)

  6×2+4×2=12+8=20(厘米)

  (6+4)×2=10×2=20(厘米)

  (3)比較.

  小組討論:他們算得對嗎?為什么?哪種算法比較簡便?

  (4)反饋歸納:

  提問:誰能在圖上指出6×2和4×2分別表示哪部分?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就是兩個長與兩個寬的和.

  指名一同學在圖上指出6+4表示哪部分.(6+4表示一條長、一條寬的和)

  問:10×2表示哪部分.(一條長與一條寬的和的2倍,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歸納:長方形的周長還可以用兩個長和寬的和計算出來.現在,我們用這個方法求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5.小結.

  通過觀察、操作求長方形周長,同學們想出了3種方法,都對.一種是四條邊長連加的和,第二種方法是:用兩個長的和加上兩個寬的和.第三種方法是用兩個長加寬的和來求周長.第三種方法運用了長方形對邊相等的特點,因此比較簡便.

  三、課堂練習(投影)

  1.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一個長方形枕套,長50厘米,寬30厘米,四周縫上花邊,需要多少厘米花邊?

  3.量出下表中物體表面的長和寬,并計算出它們的周長.

  4.人民路小學足球場是一個長方形,長是90米,寬45米,小明沿著足球場的邊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

  板書設計

周長的計算 篇12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時發展他們的空間想象力。

  3、通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推導、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及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點:

  讓學生在自己的計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算法。

  教學用具:

  課件、釘子板、直尺。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吧!自從“龜兔賽跑”兔子失敗之后,它一直很不服氣,就想找個機會證明自己的實力,這一天,在遙遠的森林里,動物又舉行了一次龜兔賽跑。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裁判員虎王正在宣布比賽路線。說:“請運動員小兔沿第一塊草坪跑一圈,運動員烏龜沿第二塊草坪跑一圈。”小兔一看著急地說:“不公平!不公平!我跑的路比烏龜的長!”

  師述:到底小兔跑的路程是不是比烏龜的長呢?咱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多媒體課件)

  你有辦法判斷出誰跑的路程長嗎?

  學生討論。(得出可以比較這兩塊圖形的周長。)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出示目標指名讀讀)

  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兔子的路程:

  提問:兔子的路線有什么特點?(長方形)

  長方形的特征是什么呢?

  怎么算長方形的周長呢?

  小組討論解決方法:小組討論看你們有幾種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匯報結果。師:現在我們發現求長方形的周長有這么多的`方法,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說說如何計算一個長方形的周長?

  小組討論后匯報小結:

  寬+長+寬+長=周長寬+寬+長+長=周長

  寬×2+長×2=周長(長+寬)×2=周長

  師:計算長方形周長的方法有這么幾種,這里的每一種方法都很棒,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比較簡便?你最喜歡哪種方法呢?今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求長方形的周長。

周長的計算(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周 長  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41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經過自己親身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通過小組合作與探究,用多種適當的方法來求出平面圖形的周長;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操作能力。...

  • 周長計算(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69——70頁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 周 長(精選16篇)

    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41頁內容。 教學目標:1、通過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動,體驗感悟的含義。 2、借助實際操作,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索規律的能...

  • 面積與周長的比較(精選3篇)

    小數第七冊 第五單元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重慶市秀山縣山東風路小學 孔繁剛 教學內容: 第101頁的例題 , 練習二十七第1~5題教學目標:1、通過周長與面積的對比,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 面積和周長對比(精選3篇)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材P101—102教學目標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

  • “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周長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播一種美麗,植一種思想 ——《周長是多少》教學案例及解讀(通用2篇)

    數學活動課,無可避免地有著一個共性——熱鬧。生動有趣的情境,五花八門的學具,足以讓孩子們“小臉通紅、小手直舉”,教師更是在教學設計上費盡了心思,所以很多活動課,乍一聽都是成功的,可仔細品味,總覺得似乎還不夠味,或者說聽完...

  • 周長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周長單元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面積和周長的比較(精選9篇)

    教學目標1.通過比較,學生正確理解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能運用概念正確地計算面積和周長.2.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區別面積和周長的意義、計量單位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和...

  • 《周長》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周長 教學設計總第18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 周長計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教材69——70頁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過程,加深對周長的理解,初步形成計算周長的能力。...

  • 面積和周長的對比(精選6篇)

    教學目標1、通過面積和周長的比較,使學生正確區分、理解、掌握面積和周長這兩個概念,熟練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和周長的計算方法.2、運用比較的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和發展變...

  • 周 長(通用17篇)

    周 長教學內容:本冊教材第41頁上的例1。教學要求:1、通過活動使學生理解、掌握周長的概念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

  • 周長是多少(精選8篇)

    教學內容:國標版三年級(上冊),教科書第68~69頁的內容。 總設計意圖: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第68—69頁的內容是一節實踐活動課,內容有“圍一圍”、“擺一擺”“拼一拼”“量一量”和“估一估”,由于“圍一圍”、“...

  • 地磚的周長(精選9篇)

    【課題】地磚的周長【教學內容】正方形的周長【教學目標】從實際情境出發,通過觀察、操作、歸納出正方形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教學重難點】通過觀察、操作、歸納出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 在线看高清中文字幕一区 | julia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成人免费看片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a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超碰97免费在线 | 章节把亲妺妺强h怀孕小说 免费无码十八禁污污网站 久色视频 |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 三影院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 亚洲人久久 | 痴汉中出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色综合网 | 香蕉视频色版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视频a | 亚洲精品无码AV在线观看 |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女人被躁到高潮嗷嗷叫免费 |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午夜剧场图片亚洲 | 人妻大胸奶水2 | 免费成人亚洲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99r在线 | 青青草国内自拍 | avtt天堂网人妻系列 | 女人张开腿让男桶喷水高潮 | 亚洲色无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亚洲va在线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日本熟妇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国产片在线播放 | 天堂成人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中出 | aaa一级视频 | 日本一本二本三本在线观看 | 草莓粉色视频污 | 灰色果实哪里黄 |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8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