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班語文復習指導
總之,通過總復習,可以提高學生整體知識水平,發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認真備好復習課,精心設計教案,研究復習方法,提高復習課質量。由此看來,上復習課教師不是輕松,而是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學生不是愉快,而是學習更緊張,節奏更快。
(二)、 明確復習目標
復習目標對復習課起著導向、激勵、調節和評價的作用。復習目標的確定,筆者認為要依據三個方面。
1、依據教材。復習不是拋棄教材另搞一套,而應立足于教材,以教材為本。通過對去年和今年的考試試卷的分析,去年除了作文(30分)和閱讀(13分)外,剩下的57分里,有51分的答案都能從語文書里找到;今年除了作文(31分)和閱讀(17分)外,剩下的52分里,有45分的答案都能從語文書里找到。
總復習要從教材整體性出發,按知識體系或按章節單元,抓住重點與難點,考慮復習目標,。建議以單元、知識點為組,進行復習。如引導學生列表整理要求背誦的課文,同時,“適度延伸” ,“適度延伸”就是要加強課本外的實踐,如引入課本外的片斷或短文,進行聽說讀寫的綜合練習實踐。使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性把握,進一步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寬,從多層次、多角度認識重點與難點知識,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緊扣住得分點。
2、依據考試大綱。總復習要按考試大綱規定的范圍、內容、題型、答題要求落實復習目標。特別是把握題目的難度系數,難度大了會挫傷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難度小了又會失去練習與考查的目的。
3、依據學生實際。所謂學生實際就是對學生的認知和能力要了解,對學生的求知心理特點要掌握。既要研究學生的群體,又要研究學生的個體。尤其要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實際教學活動中,就某一節課的目標而言應有所側重,不要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要有計劃地將課堂復習目標重點定位在認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從而保證學生整體素質的協調發展。
(三)、 優化復習方法xk b1.co m
好的復習課就像一篇優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那么,怎樣在這有限的黃金復習時間達到這樣的效果呢?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五個為主”,優化復習方法:
1、以學生為主。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復習中切忌喧賓主,不要以教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同時,在作文練習中,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摒棄千篇一律范文式的指導方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象。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配角變為主角,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2、以課本為主。現在的試題,具有新、全、活等特點,知識點多,覆蓋面廣,問題設計的角度新,對能力要求高。根據這些特點,復習時既要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又要會靈活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問題,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點。因此,我們扎扎實實地抓好課本知識點,把課本與資料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之互為補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