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班語文復習指導
三、別具匠心,譜寫生命文。
掌握了“一題多變”,訓練了“多用文”,是否就馬到功成了?答案當然是非也。不妨讓我們先來讀讀下面三個故事。
“馬踏飛燕”是一件古代青銅藝術珍品。該作品巧妙地表現了馬跑得快這一主題。看,駿馬四蹄生風,后蹄踏在一只飛燕身上,令人叫絕的是,飛燕竟安然無恙!由此讓人聯想到“深山藏古寺”一畫的意韻:遠山綿延起伏,林木茂盛。山腳下的小河中,一個小和尚正彎腰取水,身后石徑蜿蜒,隱沒于叢林之中。此畫真是意境深遠。另傳有人對鄭板橋說:你畫竹之所以栩栩如生,是因你“胸有成竹”,而這正是你天天觀竹研竹的結果。你會畫風嗎?板橋沉吟片刻,潑墨揮毫,一叢叢墨竹做倒伏狀,觀看的人驚呼,好大的風!這是以有形的物表現無形的物,頗具匠心。
這三個例子,有異曲同工之妙,藝術上均以構思奇巧見長,對我們學習寫作文也有不同尋常的啟示。看同學們的作文,似曾相識的多,老調重彈的多。為什么?構思不巧(內容不新,角度不巧等),作文沒有創造力,沒有表現力,也就沒有生命力。
作文怎樣才能構思新巧且有生命力呢?可從兩個階段下點功夫。
厚積階段:加強作文基本功的訓練,廣開渠道,學會觀察、思維、表達、修改的方式方法,此為作文成功的必要前提。
薄發階段:也是同學們動手寫作文的階段,不僅要充分調動生活積累,運用學會的寫作技巧,更要善于捕捉靈感的火花,寫出富有靈氣,渾然天成的作品。
學生只有具備了深厚的生活底蘊,寫起文章來才有可能得心應手。動手寫文章時,更要精心選材、巧妙構思,創造性地發揮出自己的作文水平,才能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文來。
其實,關于如何進行作文復習輔導?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像“教無定法,只要得法”一樣
小學語文復習資料------字\詞篇
漢 字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規定:在小學階段,學生要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
硬筆寫字,行款整齊,結構合理,布局美觀,有教強的識字能力。
一、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筆順規則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間架結構
1、筆畫就是構成字形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條。漢字的筆畫大致有24種,其中基本筆畫是點、橫、撇、捺、提、鉤、折8種。
2、筆順就是書寫漢字時,各種筆畫誰先寫誰后寫。漢字筆順規則是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先里頭后封口,先中間后兩邊。
3、偏旁是在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部首是字典、詞典根據漢字結構的偏旁所分的門類。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新華字典》把部首歸為189個。
4、間架結構是指筆畫、偏旁部首之類的部件在一個字中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的搭配關系。漢字間架結構包括獨體字結構和合體字結構。合體字結構有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和品字結構7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