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班語文復習指導
(1)給學校的花草樹木上掛上“古詩牌”。
(2)給下列地方設計標語。可以用合適的名言佳句,也可以自己創作。
圖書閱覽室 學校花圃 音樂教室 實驗室
(三)鞏固練習。
1、利用語文自習課、班隊活動課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內容可以有:成語接龍、歇后語填空、古詩朗誦會、名人名言讀后感等。
2、指導學生正確地調用積累:
教師有目的地創設情境,設計一些學習活動,喚醒學生的積累,讓學生正確地運用積累。例如:
(一)、根據要求寫。
(1)寫出以“一”、“百”、“千”、“海”、“不”、“有”等字開頭的成語。
(2)寫出表示“革命烈士氣節”的成語。
(3)寫出表示“時間過得快”的成語。
(4)寫出兩句關于“讀書有益”的名言。
(5)寫出兩首“表達愛國熱情”的古詩。
(6)寫出兩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
(7)寫出兩首描寫“友情”的古詩。
(8)寫出兩句關于“珍惜時間”的名言。
(9)寫出兩句 “農諺”。
(10)寫出兩句反映“氣候”的諺語。
(四)加強背誦和積累:
(1) 對于文章的重點段、優美段,在朗讀、體會、理解的基礎上,應馬上讓 學生欣賞、積累并運用 。
今年六年級的考試中,出自課文中的背誦段落就占了10分,他們分別是11冊的《林海》第2自然段、11冊的《荔枝》課后第2題,12冊的《為人民服務》的第3自然段,12冊的《匆匆》最后一句。
說明:現在很多要求背誦的課文,沒有指定要求背誦的段落,(而是以“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出現),這就要求我們有意識的選擇一些重點段、優美段,讓學生背誦、積累。
關于背誦,考試中還有一種形式出現,那就是給課文中的插圖配上解說詞,這實際上也是對課文重點段、優美段的積累,(值得注意的是:要盡量使用書中有生命力的、優美的詞句。)
(2)對于“積累•運用”中的“讀讀背背”,則是重中之重,必須做到人人會背、會寫。
(二)關 于 閱 讀:
1、詞語的理解:“解釋詞語”是語文考試中常見的試題,我們絕不能靠死記硬背,一定要靈活應對。 應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寫出恰當的解釋
(1)一個詞語中,常常有一、兩個關鍵性的或疑難的字,只要理解好這一兩個字的意思,整個詞語就不難理解了。
(2)有些詞語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們的引申義和比喻義。例如:“我雖然未見葉老先生的面,卻從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認真、平和以及溫暖,如春風拂面。”“春風拂面”原指春風從臉上輕輕擦過,但這里用來形容葉老先生的批改使我感到非常愉快、舒服。
(3)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如:“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這里的“溫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順,結合上下文理解,指嶺的山勢平緩,線條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