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第七冊美術教案
第19課 我制作的小設施(一) (一)綜合分析 在前兩節課,學生已了解和設計平面的小設施:主要通過各種制作方法,利用廢舊材料,因材設計,制作小設施模型。生活中的小設施,為我們提供了許多便利,以積極的態度參與、觀察和觸摸、組合等方法進行造型游戲,感受材料特性及其與設計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 1.運用立體或半立體造型的表現方法制作小設施。掌握折、剪、撕、貼、刻等方法。 2.巧妙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具有各種功能的小設施。 3.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感受。 (一)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小設施的資料。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3.準備制作工具:如剪刀、雙面膠等。 (二)設計方案 方案: .學生觀察小設施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從感性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了解小設施的形式、結構及色彩。接下來再以小組形式,討論各組的廢舊材料與設計小設施之間的聯系。發揮他們的想像,在此基礎上開始合作制作。 活動要求及注意事項:巧妙利用材料,以小組合作方式制作。 作業過程:動手制作自己熟悉的小設施,要突出它的功能,最后讓學生進行展示,學生欣賞、評價、交換意見。 .課后拓展:在制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小設施的知識,并對現有的城市小設施寫一份改進報告。 第20課 我制作的小設施(二) (一)綜合分析 根據各種材料特點,采用造型角色游戲的方式進行有主題的想像,做出漂亮小設施。強調學生的活動:用手觸摸、角色扮演、*作體驗等。 材料:材料是什么?從哪里來? 設計:小設施的設計功能是什么?設計成本有多少? 使用:作品的使用目的是什么?使用對象是誰? (二)教學目標 1.利用各種素材的特性設計、制作漂亮小設施。感知各種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種材料和工具進行制作、評價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2.設計時注重小設施的實用性。培養觀察生活、表現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培養熱愛生活的情感。 3.可以制作可愛人物形象參與小設施活動。并對自己和同伴的作品進行評價,培養審美評價能力。 (一)課前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制作材料。 2.準備各種制作工具。 (二)設計方案 方案: 教學策略:本節課是一堂綜合活動課,所以要請小朋友“自建”小設施,并模擬表演,而這些小設施制作的內容可由學生在課前自行設計。在課前,學生自己搭配小組,學生就是制作者.創意者、表演者,在小設施的制作上可以采用多人合作的形式。教師還可以建議學生在課后將自己的作品拍成圖片保存,更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作業過程:作業的前半部活動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刀:,對各人帶來的廢舊材料進行分析、討論,教師以伙伴形式加入各組,給予相應的指導。 課后拓展:為我們人類未來的居住地“火星”上設計小設施。想一想,用什么材料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