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估算
(5)解決了以上的問題,那我們在生活中一般怎么帶錢比較合適?
三、拓展應用
(1)基本練習
21×6≈ 48×5≈ 397×3≈510×7≈673×4≈
小結方法:你是怎么算的?你發現了什么?(把這個因數看成整十或者整百數,然后用整十或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來計算。)
(2)養鴨廠養了一些鴨,每月生803個鴨蛋,5個月大約生產多個鴨蛋 ?
實際是比800個多還是比800個少?為什么?(估算后再思考一下,會有一個更精確的結果。)
(3)師:同學們會寫作文嗎?老師常常看到有的同學寫作文,寫幾句話,就數一下字數。是為了什么呀?
看來同學們常常都會估計文章的字數,那請你估計下面這篇文章的字數。
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嘀嗒嘀嗒地唱著歌。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來清涼的溫柔,輕輕地,輕輕地,你還沒注意,秋天的門,就悄悄地打開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顏色給了銀杏。黃了的樹葉扇呀扇呀,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火熱;它把紅顏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飄呀飄呀,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天的盛裝。金黃顏色呢,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顏色呢,是給果樹的,聽,橘子、蘋果、柿子們你擠我碰,喊著人們去摘呢!還有各種各樣的顏色,都給了菊花仙子,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點頭。
師:我們根據行數和每行字數估計出文章的大致字數,而很多人可以根據每分鐘讀的字數和時間估算出文章的字數。同樣,也可以用打字的速度和時間估算。估算的方法多種多樣,只有你多留心,就會學到并運用更多的估算方法,方便我們的生活。
(4)媽媽帶小時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550千米,汽車每小時行駛 72千米 ,8小時能到奶奶家嗎?
(5)媽媽在農貿市場買了 4千克 的葡萄,每千克是8元2角,攤主收她31元8角錢,他收的對不對?
四、延伸小結
1.說說你這節課學了什么,你還知道了些什么? 學了這個知識,你覺得對你以后的生活會有什么幫助?(高效、方便)
2.收集你在生活中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的事例。
《乘法的估算》教后反思
馬婭芬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并且還可以用來檢驗計算的結果,同時估算意識的建立也有利于數感的培養。這一節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乘法估算的開始,學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難,關鍵在于培養估算的意識和習慣,因此這節課的目標定位于估算意識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這節課,有以下的反思:
1、一節好的課,不僅應追求近期的知識能力目標,更應追求高遠的育人目標。
在上“乘法的估算”這節課前,查閱了不少資料,了解到了別人已經做到了什么,還有什么沒有做到,而我覺得又是應該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將估算與生活緊密聯系,而缺乏通過估算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于是圍繞這個目標我開始進行課的設計,把估算能力的培養與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思考聯系在一起,不僅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估算習慣,而且通過估算還要學會思考問題,經常保持對周圍事物有關數據的敏銳性。
同時,在課堂中有些環節的處理不夠合理,比如約等號的出現時機,我是先寫出約等號,然后再讓學生說說實際人數比估出的多還是少,得出的結論是可能多也可能少。如果倒過來,就能讓學生感受到使用約等號的意義。而不是教師的直接疏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