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總結板書:a.把小魚當作人來寫 b.抓住小魚的動作、特點 3、學生模仿練說自己添加的小動物,評議。4、幾種小動物之間會發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講給同位聽一聽。個別閱讀例文自由交流模仿練說自己添加的小動物,集體評議自由展開想象,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集體評議指導學生給整幅畫涂上顏色。四、練習習作:1、明確習作要求。2、小組討論該怎么寫,全班交流:<1>先寫景,再寫動物,最后編故事<2>寫景順序與小動物描寫要過渡自然:天空(鳥兒)——樹林(松鼠、小鹿……)——草地(小白兔、蛇……)——小河(小魚、米蝦、螃蟹……)<3>編的故事要合理,要有點趣味3、學生打草稿。4、學生謄抄習作。明確本次習作要求,小組討論該怎么寫,全班交流自由草稿指導學生讀懂每一句話,了解寫動物可以寫哪些內容。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課題:練習3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了解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進行字詞句練習。2、練習用鋼筆寫好上下結構的幾個字。重點與難點:能用幾句話寫出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課前準備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1、第一部分。(1)師:學了《蒲公英》一課,我們知道了蒲公英媽媽靠風把自己的種子寶寶傳播出去。自然界中,還有許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傳播著種子。瞧——(出示圖片:椰樹,學生叫出名字)椰子樹傳播種子的方式就很特別,自己讀讀吧!(2)學生自由讀短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猜一猜。(3)指名讀短文,然后集體交流:椰子樹傳播種子的方式是什么。(4)區分“漂流”與“漂浮”的意思差別。a 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理解、體會。b 指名說。(教師點撥:可從“流” 和“浮”的字義上辨析;理解:想想椰果原來在什么地方,后來呢?)(5)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6)齊讀短文,邊讀邊想象椰樹種子旅行的情景。2、第二部分。(1)出示插圖,學生觀察,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植物?(2)自由說它們靠什么來傳播種子。(知道哪個就說哪個。)(3)自主連線,集體交流答案。(4)拓展:學生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其它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3、第三部分。(1)學生默讀題目,弄清要求。(2)練習口頭表述。(先在小組內說,再指名說。)(3)集體評議:聽了同學說的,能否弄清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他說得通順嗎?聽起來有意思嗎?(4)根據大家的交流、評議,學生練習用幾句話介紹一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教師巡視指導)(5)反饋寫的情況。自由讀題,個別讀齊讀句子說說這個句子有什么特點查閱字典或詞典,理解詞語的意思交流根據句子的意思,選擇正確的解釋交流自己學習的收獲:一個字詞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根據句子和字典選出合適的字義自由讀題,了解題目的要求自主查閱字典,查出帶點字的讀音小組討論帶點字應該字典中的哪種解釋和教師共同小結本課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