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上語文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通過對人物語言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情節。課前準備 自主練習朗讀課文,讀準文中生字和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地意思。板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目標及達成情況
一、導入課題: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題目是:三袋麥子 讀了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齊讀課題, 自由質疑,相互交流自由質疑,相互交流。二、初讀課文:1、自學課文。⑴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畫出不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一說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⑵會讀、寫生字詞。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⑶查字典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烙餅 發霉 麥囤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學習。3、指名分節讀課文,邊讀邊交流字詞的自學情況。出示本課的字詞: 饅頭、憨厚、搬、節儉 防止、拜訪、仍 蟲蛀、至今⑴出示生字卡片::⑵指名讀生字卡片,注意練好平、翹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⑶理解詞語: 烙餅 發霉 麥囤4、自讀。要求讀得流利而有感情。5、賽一賽,看誰讀得最好。了解自讀要求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畫出來,利用課后生字表或書后查字表認識這些生字,并將這些字多讀者幾遍按自然段順序朗讀課文自由認讀字詞, 開火車讀字詞,再齊讀個別讀,集體評議后再讀理解詞語,相互交流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再同桌間相互交流讓學生自由練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相關字詞。三、理清脈絡1、默讀課文,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說一說每部分講什么?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課文段落來讀,其余同學認真聽,指出優缺點學生自學后討論: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三個小動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麥,他們各自作了處理。第二部分:(5~9自然段)講土地爺爺向三個小主人公詢問他們各自處理麥子的情況。讓學生按"快要過年了一年以后"把課文分成兩部分,從而理清脈絡。四、精讀課文內容。1、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豬、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麥子后是怎樣做的?他們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畫出有關詞語,想一想:這些詞語說明了什么? 討論并理解關鍵詞語:開心 迫不及待 捧起 慢慢吃全種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關鍵詞語。 3、指導口述這部分課文。4、有感情的朗讀這部分課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齊讀,第2、3、4自然段分組競賽讀。根據要求,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些關鍵的詞語,并畫下來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練習朗讀課文自由交流,同桌之間相互練習齊讀第一自然段,分組讀其他幾個自然段讓學生讀全文,說說課文的大意,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五、課堂作業:1、用鋼筆描紅,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的習慣。2、練習朗讀課文。練寫鋼筆字,掌握生字的書寫練好鋼筆字,掌握生字的書寫。 說明:1、重點突出板塊設計; 2、備課時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包括教師與學生活動設計) 3、教學反思在“活動目標及達成情況”欄填寫。 課題:9、三袋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