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數的特征”教學實錄與評析
本節課教師努力嘗試構建數學生態課堂。首先從學生認知的原生態出發,利用了捐款的情景,讓學生進行了第一次的猜想,又讓學生推翻了首次猜想,引發認知沖突。接著讓學生通過擺卡片組數,嘗試分類,發現某一組卡片上的數字組成的數要么都是3的倍數,要么都不是3的倍數,再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用數字組數的過程中,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第二次的猜想,繼而舉例驗證,最后加以應用。整節課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操作—分類—討論—再次猜想—再次驗證—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整個教學是把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機結合起來,取得教學效益和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