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教案
(2)指導朗讀:看到國旗緩緩升起時,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門廣場這么美好的景象,這么熱鬧的場面,同學們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樣?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學生練習朗讀。
(3)練習背誦
三、總結課文
這篇課文從兩方面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前半部分講了廣場建筑的雄偉壯麗,后半部分講了廣場地位特殊,意義非凡。
四、布置作業:背誦四、五兩節
板書設計:
1 天安門廣場
雄偉壯麗
意義非凡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學習課文中場面描寫的基礎上,練筆寫儀仗對清晨升國旗時的場景。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片段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指名讀課文
2、指名背課文四五六三節
二、鞏固練習
1、形近字辨析組詞
凍( ) 袖( ) 博( ) 談( )
棟( ) 油( ) 搏( ) 淡( )
2、完成作業
三、片段練習
學習第六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個歡慶場面
1、討論第2、3自然段的寫法邊讀書邊作記號用∽∽∽∽劃出表示事物的詞。用---劃出表示方位轉換的詞。
2、小結:這是轉換方位的一種,即從一種景物開始逐步承接轉換。寫一處景物常常運用這種方法。
3、討論第三自然段的寫法。
4、小結:第三小節以廣場為中心向四周轉換。在描寫某處建筑物時運用這種方法條理會更清晰。
5、任選一種轉換方法。以《我們的教室》或《花壇》為題說一段話。
文獻摘錄: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中廣場。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到這里參觀、游覽,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北端的天安門城樓雖飽經滄桑卻依舊朝氣蓬勃、威嚴四儀。天安門是北京城的眼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
天安門城樓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是明代皇城的正門,當時叫“承天門”,有承天啟運之意。剛開始修建的時候,可不是現在看到的這個模樣,而是五座木牌坊,后來改建成九開間門樓。清順治八年(1651),世祖福臨重新修建這座城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明、清兩朝,這兒是禁地,到公元1911年清王朝覆滅為止,除了皇親貴族,老百姓不準過往。它最大的用途,是國家有大慶典(如皇帝登極、冊立皇后)時在此舉行“頒詔”儀式。而如今只要有機會,你隨時都能登上這座城樓,去眺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
人民大會堂:位于廣場西側,高46米,長336米,寬206米,建筑面積達十七萬平方米。大會堂的正面有十二根大理石門柱,每根高達25米。中央大廳為桃紅色大理石地面和漢白玉石柱,頂部掛著水晶玻璃花燈。中央大廳后面是萬人大禮堂,禮堂裝飾典雅,燈光宜人。大會堂的北部是可容納五千個座位的宴會廳,大如足球場,裝設富麗堂皇。大會堂所有廳室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的建筑風格,又吸取了外國的建筑精華,布置得大方雅致,極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