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教案
毛主席紀念堂:位于廣場南側,建成于1977年9月。整個建筑坐落在棗紅色花崗巖砌成的高大基座上。紀念堂分北廳、瞻仰廳和南廳三部分,毛澤東的遺體就安放在瞻仰廳內的水晶棺中,周圍是全國各地送來的名貴花草,北廳上層還陳列有毛澤東、周恩來等開國元勛的革命事跡。
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位于天安門廣場東側,兩館同處于一座宏偉的大廈,南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北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樓高33米,長313米,寬100米,氣勢壯闊,與人民大會堂遙相對應。兩館內分別藏有眾多的文物和大量的近代革命史料。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于天安門廣場正中,碑身高37.94米,碑座占地3000平方米。須彌座式的雙層月臺,漢白玉石雕欄環繞。碑心石長14.7米,是用產自青島浮山的整塊紫灰色花崗石雕成,重110噸,堪稱碑中之最。碑身正面鐫刻有毛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碑背面是由毛主席撰文、周總理書寫的碑文。碑座四周鑲嵌著八幅巨型浮雕,按歷史順序排列為:焚燒鴉片、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爭、勝利渡長江。最后一塊的兩旁裝飾有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兩幅浮雕,刻有170個人物,生動、概括地反映了中國近百年來人民革命的偉大史實。
天安門廣場發生過的幾個重要事件。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工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高呼“取消二十一條”、“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舉行游行示威。此為著名的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35年,北京爆發了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一二·九”運動喚醒全國人民,推動了抗日戰爭。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