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整理和復習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96教學內容。復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將本單元知識進行歸納梳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2)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所學的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以鞏固學生對計算公式的理解和記憶。(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回憶、討論與交流,結合說一說、算一算等方式,引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提高掌握水平。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整理和復習過程中體會整理和復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2)滲透普遍聯系和相互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滲透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復習過程一、談話引入,再現知識同學們,我們這個單元的學習已基本結束,請你們回憶一下,這個單元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和方法?指名學生回答。看來,這個單元學的知識和方法真不少,如果你們將你們剛才的回答進行一下整理,相信同學們對所學的知識會理解得更清楚。下面,同學們就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整理,看哪個小組整理得又清楚又有特色。小組展示自己的整理結果,鼓勵學生進行自評、互評。教科書第96頁也對本單元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整理,(出示下面的知識結構圖)你會看這張知識結構圖嗎?你會把這張知識結構圖填寫完整嗎?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把這些公式填寫在書上。誰能舉例說一說什么是組合圖形?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有哪些基本方法?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二、鞏固深化1、復習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右圖是一個梯形,當上底分別是6cm,4cm,2cm 和1cm時,梯形的面積各是多少?議一議:(1)當上底為0時,這個圖形變成了什么圖形?面積怎樣計算?(2)當上底為30cm時,這個圖形變成了什么圖形?面積怎樣計算?通過這樣的變化,你們知道些什么?通過這樣的變化,說明了圖形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互相轉化。2、復習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你能想出幾種方法?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三、拓展應用1、自學。讓學生自學教科書第96“你知道嗎?”內容2、檢查。通過自學,你們發現了什么?你們有什么體會?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理解分割、移補法推導三角形面積計算 公式的過程。你能用類似的方法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嗎?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再組織學生交流想法。具體方法可參考如下:推導過程:從梯形的兩腰中點的連線將梯形剪開,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梯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四、全課小結:通過本節課的整理與復習,你們有什么新的體會?五、作業1、計算下面每個圖形的面積。
2、計算下面組合圖形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