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教學實錄
師:從哪兒看出想的一樣。
生:“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從這句可以看出戰(zhàn)士們和班長想的一樣,因為課文里說了“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和班長一樣,毫不猶豫地把敵人引上絕路。
師:“熱血沸騰”,這說明其他四個戰(zhàn)士也怎么樣?
生:情緒激昂。
師:情緒激昂想干嘛?
生:想和班長一起為了祖國獻身。
師:好,跟班長想在一起,行動一致嗎?
生(齊答):一致!
師:哪個詞說明一致?
生:“緊跟在班長后面”的“跟”。
師:光用一個“跟”,其實這話也通,你們看課文,我念念“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跟在班長后面。”可以嗎?
生(齊答):可以!
師:可是文章不用“跟”,而用……
生(齊答):“緊跟”。
師:為什么要加一個“緊”字呢?你說!
生:加一個“緊”字,更說明其他四個戰(zhàn)士心里想的和班長想的是一樣的。
師:他們想的一樣,面臨犧牲,他們準備什么?
生:他們都想把敵人引上絕路,掩護人民群眾。
師:那自己呢?做了什么準備?
生:準備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師:他們已經(jīng)準備獻身。
板書: 準備獻身。
誰把描寫五壯士準備獻身的英勇氣概讀出來?
生:“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把敵人引上絕路。”
師:很好,坐下。那個“走”字應該怎樣讀?
生(齊答):重!
師:讀得重,那個感嘆號,表示什么?你說。
生:非常宏亮,非常重!
師:那是讀法,表達什么感情?
生:非常果斷,非常堅決。
師:誰為讀?
生:“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
師:誰再讀一遍。
生:“為了保護人民群眾和……向蓮花瓣走去。”
師:很好,這一段寫班長的語言就一個字,寫五壯士的行動的詞就一個“緊跟”。雖然描寫得很少,一個字一個詞,把五壯士那種不怕死的英雄氣概寫出來了。讀的時候要感情充沛。誰能再讀一遍。
【點評】
近幾年來,張光瑛老師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進行了些探索、研究。她改變了過去孤立地一篇篇講解課文的做法,從不同文體文章的特點出發(fā),進行歸類比較,幫助學生認識同一類課文的共性與個性,引導學生探索作者在布局謀篇方面的基本規(guī)律,以達到“詳講一篇,通曉一類”的目的。這樣教給學生一些帶有規(guī)律性的知識,既減輕了過重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說是一種大膽的嘗試。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而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我想張老師的教學是符合葉老所談的精神的,是可取的。
張老師是從文體知識入手,教學生布局謀篇的基本規(guī)律的,但她并非只注重文章的表現(xiàn)形式,她認為“無論結(jié)構(gòu)、語言還是寫作方法,都要服務于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學中,她注意正確處理語言形式和思想內(nèi)容的關(guān)系,引導學生從文章的整體出發(fā),理清脈絡,把握作者的思路,從語言入手,理解內(nèi)容,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讓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為什么這樣表達。如講《狼牙山五壯士》第三段時,老師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哪幾句是直接描寫五壯士的?(學生回答有兩句話:一句寫班長,一句寫另四個戰(zhàn)士)老師提問:班長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蓮花瓣走去。這個“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讓學生體會到班長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態(tài)度果斷、毫不猶豫,決心犧牲自己,掩護人民)再問:那四個戰(zhàn)士怎么不一個一個寫啊?(學生回答:因為他們與班長的想法一致,決心把敵人引上絕路)接著問:從哪兒可以看出四個戰(zhàn)士與班長想法一致?(戰(zhàn)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最后老師又問:為什么不用“跟”,而用“緊跟”?(同學回答:這說明他們心里想的和班長想的完全一樣,決心為人民獻身)這時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文章只用了一個“走”,一個“緊跟”就把五壯士那種為人民勇于獻身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展現(xiàn)出來,可見一字一詞的運用都是經(jīng)過作者認真思考才寫上去的。這樣,不僅做到了語言教育和思想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還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從讀學寫,把讀和寫緊密結(jié)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