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學設計(學程導航)
從我們身處地球的視角看來,我們這個行星是非常巨大富饒,為似乎無窮盡的空氣所包圍的;然而,宇航員從太空看來,地球只是個瘦小的球體,被一層薄薄的仿佛一吹就散的大氣所圍繞。對一個空間旅行者來說,在深邃黑暗的空間里的地球,藍色的海域、棕色或綠色的陸地與白皚的云是異常醒目的。地球是距太陽第三顆行星,距離有1億5千萬千米(9320萬英里)。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天為365.256個地球日,自轉一周為23.9345小時。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有生命定居的行星。它的快速自旋與熾熱的鎳鐵內核產生了足夠的磁場,與大氣配合保護我們,抵御來自太陽與其他星球的輻射。大氣層還保護我們免遭流星的侵襲,它們中的大多數會在到達地球表面前燒毀。學生經驗: 有關火星和地球的知識,學生以從課外書上、電視上有所了解,課上可讓學生交流介紹。預習設計1.把課文讀三遍,能做到正確、流利。2.畫出課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抄寫兩遍。結合課文內容或借助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隕石 熔巖 家常便飯 逃亡 孿生3.讀讀有關火星和地球的資料。學 程 設 計
導 航 策 略
調整與反思“孿生兄弟”指什么人?他們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 理解“孿生兄弟”,了解引號的作用。
讀詞語出示學習單:課文介紹了幾個方面的內容,給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第一段(1)由“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原因。
出示學習單: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火星是一個怎樣的球體呢?它為何和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稱兄道弟呢?自主閱讀課文,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相互交流
是呀,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同樣有——(學生齊讀),同樣有——(學生齊讀)同樣有——(學生齊讀),同樣有——(學生齊讀)甚至——(學生齊讀)因此,人們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呢!
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一、解題。 (5分鐘)1.夢圓飛天,讓我們激動不已,我們已邁出了探索宇宙的一大步。在群星璀璨的太空中,有兩個“孿生兄弟”。同學們知道“孿生兄弟”指什么人嗎?2.他們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科學家們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2、教師板書:“孿生兄弟”,理解含義。隨機了解引號的作用。二、初讀課文。 (8分鐘)1.檢查自學情況(1)出示詞語:隕石 孿生 渺茫彗星 熔巖 蒸發 裹挾 指名讀,相機正音(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學生相互評議。三、 整體感知(21分鐘)1.什么是孿生兄弟?大家見過孿生兄弟或姐妹嗎?他們留給你什么印象?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火星是一個怎樣的球體呢?它為何和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稱兄道弟呢?并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 3.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完成《補充習題》第三題4.相互交流,教師板書:火星和地球長得非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