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3
② 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讀10~13自然段 ①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② 交流 ③ 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5.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6.出示:最后三句話 (1) 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么? (2) 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3) 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 指名讀,齊讀。 1. 默讀課文,討論: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 2. 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歷程中給過你什么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沒有母親何來啟蒙,母親的形象是文章的魂。課堂上需要學生借助自身的閱讀,讓母親的形象在他們的腦海中逐漸豐盈與飽滿起來。因而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促使學生逐漸形成個性化閱讀。課堂中要將話語權交給學生,充分突顯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運用多種形式朗讀、并將自己的獨立見解自由表達出來,這才是屬于兒童自己的閱讀。該環節學生逐漸與文本融為一體,入情入境,感受到母親的真情。母親的形象在學生的眼里是多元的,她勤勞,樂觀,樸素,智慧,能說會道,美麗,愛生活,愛家鄉,愛孩子……正是這些因素,她給予孫友田文學的啟蒙,生活的啟蒙。將原文呈現給學生,它不僅提供給學生文章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的創作動機,更能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相碰撞,珍惜母愛,銘記母愛。母愛的方式是多種的,更多的時候潤物無聲令人不易察覺,通過補充閱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文學作品中的母親及母愛,然后關注自己的母親,從生活中尋找點點滴滴的母愛,將感受記錄下來。讓閱讀真正走進學生的生活中。板書設計17.月光啟蒙唱歌謠講故事 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唱童謠 飛向詩歌的王國猜謎語反思重建18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的園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認識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等詞語,摘錄描寫優美的句子。重點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時間1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一、讀詩導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三、按閱讀提示再讀課文四、匯報交流五、朗讀全文,布置作業童年是最純真、最令人難忘的歲月。上一篇課文,冬陽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今天,我們要走進《祖父園子里》,與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園子里的心情。 掃清文字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3.想一想,你什么喜歡自己讀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1.文章開頭的描寫:“我家有一個大花園……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花園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預設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常可愛;“我”對它們非常喜愛;作者描寫這么細致,說明祖父的園子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讓“我”對那里的一切都難以忘懷。等等。學生回答后,追問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