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3、分小組討論:如何利用工具將自己帶來的材料制作出顏料呢?
4、總結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搗汁,用紗布包好或用過濾網擠壓過濾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邊制作邊用簡短的文字填寫研究表格。
四、交流探討
每組小組長進行匯報總結,討論解決遇到的困難。
五、總結評價
1、用自己制作的顏料組內共同完成一幅畫。
2、貼在展示板上評一評。
六、欣賞評析
1、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的色彩很漂亮,我們也可以直接利用它們來直接作畫。
2、史前藝術家都是用土和礦石制作出顏料畫畫。
我國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礦物或植物染料為主。中國畫中的朱砂色顏料是把朱砂礦石研成粉末獲取的。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學生觀看錄像
2、教師小結: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色彩很漂亮,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它們來做一幅美麗有趣的畫。
二、整理材料
1、學生觀看圖片
2、學生開展討論:你找到的細小物件有哪些顏色?有哪些形狀?
3、教師提問: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嗎?
三、方法步驟
1、欣賞范畫,討論這些畫是用什么顏色和哪些東西做的?
2、學生看書,討論并總結活動步驟。
四、自主探究
1、嘗試作畫后學生自評。教師總結作畫方法。
2、引導學生評價范畫,掌握創作要領。
3、教師小結:構圖要飽滿;設計要新穎;涂膠水要勻;鋪色塊時材料要密、齊、勻;巧妙運用不同形狀的材料。
五、開展活動
1 、學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創作。
2 、教師巡回指導。
六、學習評價
1 、學生互評。
2 、師評:肯定學生的精心制作,贊揚學生的大膽表現。
第13課、《乘風破浪》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讓學生以“船”為主題,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借由線條、形狀、色彩呈現出來。
教學重點:
1、學習了解船體的基本結構、種類;
2、靈活運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任意組合,畫出自己喜歡的船。
教學難點:
1、 靈活運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任意組合,在畫出船的大致外形基礎上進行細畫。
2、 注意畫面的布局、形色處理、周圍環境的添畫。
教學準備:
船舶模型或者圖片、白紙2張、水彩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準備的第一張白紙,用3分鐘的時間畫一艘船。
2、 嘗試作業點評。
(1) 船的外形結構了解。
(2) 作業分析,船體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種圓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組合。
3、 教師質疑:怎么樣才畫得更美、更具體、更有特色?
二、 新授:
1、 資料欣賞:各種實物船模型、圖片、書籍,了解各種不同類型的船的外形特點。
2、 教師示范描畫。將一幅學生作品進行細部添畫。
3、 師生交流小結:要表現出立體感,注意前后遮擋、形體穿插。
三、 學生作業:
1、 根據記憶畫自己看到過的船;
2、 根據自己帶來的圖片資料或模型畫船;
3、 教師提供1-2幅船的大型圖片,讓學生選擇描畫。
4、 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細致刻畫。
第二課時
一、欣賞激 趣
1.引導學生觀察做木船的過程。
2.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做木船
二、感知材料
1.學生根據自己帶來的材料,說說其分別適合做船的什么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