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上冊全冊教案(湘教版)
教材在編排上從欣賞畫家作品進入,創設了色彩美的情境。教材上的水彩畫《春山》是用水彩顏料加水在玻璃上適當點畫之后用專門水彩畫紙覆蓋轉印而成,稍用畫筆添加便成了這幅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
二、教學目標:
1、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潤、滲化、流動、變化,增進對色彩美的審美體驗。
3、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創造形式美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掌握在玻璃上點畫轉印水彩畫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種美妙效果。
四、教學準備:
玻璃、水彩顏料、筆、鹽等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一)學生欣賞一組圖片。①張家界風光②一塊奇石③一 個樹根
(二)教師提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山峰、石峰……
教師提問:像什么?學生討論:……
小結:對,像老人,像……從“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學們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去想像的結果,使人信服.從這里讓我們認識到:美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想像。在我們的繪畫中,有時沒有用往常的方法卻在不經意間發現和創造r美的形象。
二、新授
(一)請同學們再看一張圖片,聽老師作簡要介紹。
這是在一塊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濃淡相間,略有變化,然后將畫紙覆蓋上,輕抹,揭起來,玻璃上的彩色轉印到了紙上。
(二)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思考,畫面上有什么具體形象或者說經過稍微加工后,可以成為一張什么圖畫?學生討論:……
小結:剛才同學們各抒己見,討論熱烈。請看第六課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樹干挺拔,枝葉斑駁,濕霧繚繞,小鹿乖張,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這種運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機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紋理的繪畫方法,又好看,又好玩,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玻璃水彩”。 (板書課題)
(三)教師演示,請學生發現形象或命題。 (師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濃。2.點水滲化開來..3.覆蓋紙張,輕抹。4.揭紙(運用不同的方法揭紙,會產生不同效果,如一張紙分幾次揭起,邊拖邊揭起,改變揭紙方向都會出現不同效果)。
5.發現形象:①揭紙后,教師改變紙的方向展示,師生共同發現紙上偶然出現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點染加工。②如果無任何具體形象出現,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濕采用補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學生介紹幾種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彈水;c.撒鹽。6.學生為老師演示的作業命題。
三、學生作業
(一)作業要求:
1.請每位同學按教師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張玻璃水彩作業。
2.轉印揭紙后同座兩人可以共同討論捕捉形象和命題,相互合作,相互幫助。
(二)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1.請自認作業成功的學生,到講臺前展示,自我評價作業。
2.其他同學欣賞臺前學生作業,學會欣賞評價他人作品。
3.教師總結。
第7課 窗 口
一、教材分析:
“窗,讓我們身處居室依然沐浴陽光。窗,讓我們身處居室依然看到風景。”教材開門見山地道出了窗的實用功能和裝飾功能。教材的主體圖片是“家的一角”,造型別致、線條優美的大窗,將窗外的美景框入其中,窗口內外相互映襯,室內空間給人以無限延伸的感覺。
本課展示學生設計制作的三個窗戶,它們分別利用卡紙、包裝用的泡沫、紙盒等材料設計出三種不同造型風格的窗,并配以與窗造型風格和諧的美麗畫面。如卡通風格的配以童話屋,古典園林風格的配以亭臺樓閣等,這樣更好地體現了窗的“引景”作用。同時還對學生滲透了取景構圖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