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1
2、培養觀察及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幾何學們,老師帶來了一貼畫漂亮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學生:想看。
出示特意騎牛圖。
教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答。
教師:我們先來看牧童騎牛圖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你能將圖中相同的圖形找出來嗎?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將圖中的圖形標記下進行分類。然后小組長組織好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組間交流,及時抽象出幾何名稱,如:樹干的開頭是長方形、太陽的開頭是圓形……
舉例:看看身邊的物體,什么開頭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圓?
教師: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嗎?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展示作品,讓學生參與評價,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
三、鞏固拓展
自主練習1:先認識圖形,然后再連一連。
自主練習2:出示物體,讓學生認識它們的開頭,接著讓學生舉例,你見過的哪些物體的開頭是這樣的?
自主練習3:先讓學生看看有什么圖形,排列上有什么規律?接著該擺什么圖形,并問第15個圖形是什么?第26個呢?
四、教后反思
第三課時
綜合練習課 我學會了嗎?
教學內容:
課本第20頁的《我學會了嗎》中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的認識。
2、感受辨認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美。
教學過程:
一、憶一憶
同學,在學習第三單元《農夫與牧童》中,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先在小組內說說,然后教師再指名說。
二、鞏固拓展
1、出示第20頁《我學會了》中的圖。
問:你們喜歡這幅圖嗎?圖中有什么?分別是什么開頭的?如果將這幅圖變得更美麗,你能按照題中的要求涂上色嗎?
涂完,展示一下,使學生感受到只有涂得認識,畫兒才能更漂亮。
然后讓學生數一數完成教材上的表。
教師:同學們,你填完這個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邊讓學生提問題,邊讓學生解決,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參與評價。
2、走出課堂,辨認方向。
先在校園內帶領學生到學生喜歡的地方,讓學生的看看他們的東西南北分別有什么?
走出校門口,看看自己學校的東西南北分別有什么?
3、教師小結。
三、教后反思
第四單元 綠 色 行 動
——單元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的口算
2、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實現算法的多樣性,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學習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掌握了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口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內容的學習,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多位數加、減法的重要基礎,因此務必使學生扎實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