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1
4、培養學生空間概念和判斷能力。
5、引導學生主動提問,合作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學到解決問題的策略,體驗到探索的樂趣。
6、培養學生對鐘表問題的理解能力,感受數學問題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興趣,養成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
7、認識人民幣,理解人民幣之間換算關系,理解人民幣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8、認識厘米和米,理解米和厘米之間的換算關系,能在生活中用到米和厘米,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
重點: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擴充練習內容和形式,重視滲透性的練習。
2、加強練習,切實提高口算能力,鼓勵學生使用“我會算”、“我會看”、“我發現”等自信的信息。
難點:1、用活情景圖,在充分體驗的基礎上學習知識。
2、注重實際操作,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真正體驗數學好玩,數學有用。
教學措施: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尤其是實物展臺的應用,讓知識更生動,更形象。
進度安排:
一、南極小客人:9課時
二、下雨了:6課時
三、農夫與牧童:6課時
四、綠色行動:15課時
五、小小存錢罐:5課時
六、大海邊:17課時
七、阿福的新衣:4課時
八、我們的鞋碼:2課時
九、兒童樂園:5課時
應注意的問題:
1、實現多維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教學過程要體現活動性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5、教師應創造性的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6、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采取措施:
1、由情境串引發出問題串
2、把解決問題與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
第一單元 南極小客人
——單元分析
一、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結合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的繼續和發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100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意義、數位的順序和數的大小比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數的意義。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
1、選取的素材真實、新奇、有趣。1986年,北京六年級學生楊海蘭和上海初中一年級學生吳弘代表全國少先隊員登上南極長城站進行了實地考察。本單元素材以這一真實的事件為背景,創設了一系列在南極考察的情境,帶領學生走進那神奇的南極世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2、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逐步建立數的概念。教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提供了數一數、擺一擺、估一估等認數、數數活動,使學生在經歷大量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出數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