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1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口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其中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和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是教學的難點。
本單元教材編寫的主要特點是:
1、素材的選取滲透著濃重的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生態工程,環境保護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教材內容以“綠色行動”為主線索,展示了“校園護綠”“保護環境”“綠色回收”“綠色家園”等一系列環保活動,這些活動是很多學生親身經歷過的,學生會感到親切、自然,素材能夠吸引學生自覺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進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強調學生獨立探索、合作交流,經歷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
教材在由具體問題提取出算式之后,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操作、觀察、思考、交流,展示了學生探索的不同算法,重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3、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寓計算于解決問題當中。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100以內的口算,但教材的編寫改變了過去教學中單純教計算的現象,把計算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注意了這個雙重目標的達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運算意義,學習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礎上,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第一個紅點26+3 解決的問題是給小樹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教材25頁 “愛護家園圖畫展”中的問題都要用計算的方法解決。
本單元設有四個信息窗。第一個信息窗是小朋友在校園護綠中給小樹掛牌、澆花的情景,通過解決“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掛牌的比澆花的多多少人?”等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口算方法,并借助自主練習中多樣化的練習形式鞏固所學知識。圖中“小草在睡覺,行人莫打擾”的標牌,教育我們的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將人文思想落實在細微之處,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第二個信息窗是小朋友們在郊外撿拾廢舊電池、塑料袋的情景,保護環境在這里已不是一句空話。通過解決“你倆共撿了多少個塑料袋?”等問題,引起學生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口算方法的討論。第三個信息窗是第二個信息窗的繼續和發展,所反映的內容是綠色回收車正在回收同學們撿拾的舊電池、塑料袋、易拉罐的情景。通過解決“二班收的舊電池比一班收的多幾節?”等問題,學習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第四個信息窗所反映的是歡樂的家園,是小朋友在綠色家園中活動的情景。這里不再設置具體例題,意圖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并解決圖中的一些問題,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其計算的內容涵蓋了本單元所學的各種計算情況。
三、教學建議
1、計算要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雖然是100以內數的加減法,但教學的側重點應有兩個,一是從四則運算意義的角度出發,解決情景圖中的問題;二是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口算方法。要注意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運算意義,學習口算方法,在掌握算法的基礎上,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計算的積極性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培養了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