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1
2、重視直觀操作,充分利用學具幫助學習。
教材中每個學習小組的課桌上都擺有小棒等學具,教學是要充分發揮小棒的直觀作用,特別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這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部分,為了讓學生切實理解好算理和算法,應該讓學生經歷由形象到抽象的過程。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各種直觀手段,展示自己的思考過程,從而以模型展示算理,以算理推動算法的形成和鞏固,對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是直觀重要的。
3、實現算法多樣化。
提倡算法多樣化,目的是展示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本單元教材為算法多樣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嘗試。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索計算方法的積極性,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和經驗,通過分析、綜合、討論、交流等活動,解決新的計算問題,展示了不同的算法,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教學時教師不要急于評價各種算法的優劣,應引導他們通過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4、切實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是重要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數與代數”領域中的重要目標之一。本單元的加、減法口算都是基本口算,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其他內容的學習。教材安排了一些形式多樣的練習,如“找媽媽”、“大減價”、“踩氣球”、“編一個數學故事”等,注重了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教師除用好這些已有的課程資源之外,也可根據學生實際,創造性地設計一些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5、關注三個維度的評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對今后的學習也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評價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時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考察:一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評價要重點考察學生是否能靈活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二是考察他們在學習中的心理狀態、合作意識、參與程度,重視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評價,用發展的眼光去評價每一個孩子,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三是看學生的環保意識是否得以確立,這方面“豐收園”里“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家園”的自評已給我們作了范例和提示。
五、 本單元建議課時數:10課時。
第一課時
信息窗一 校園護綠
教學內容:
教科書22頁信息窗一得例1,例2,練習1、2、3、4、5。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情景讓學生在解決的問題的過程中,掌握100以內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加整十數(不進位)。
2、在觀察、操作活動中初步學會思考問題。
3、通過與同伴交流不同的計算方法,加強與同學的交流。
4、滲透“綠色環保,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
師: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優美的城市,你們想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麗嗎?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朋友的這些做法很好。那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題圖)
師:你發現了什么?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二、 提出數學問題
(生觀察圖,發現問題和小組的同伴交流)
師: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