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2
3、與統計的學習緊密結合。
教材所呈現的是一個小同學正在整理自己存錢罐
里的錢的情景。整理在這里既有必要性又有現實性,而整理的結果以統計表的形式呈現,既清晰明了又有利于清點存錢的總數,教材將新知識的學習與統計的學習與鞏固緊密結合了一起。
四、教學建議
1、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組織教學。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人民幣與學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此之前學生已有了一些人民幣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見過、使用過人民幣,并且已學過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創設熟悉的、生動的、有趣的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一系列的現實問題中,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來探索有關的知識。
2、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認識人民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習是一個數學活動的過程,數學教學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教材中除兩幅情境圖是具有現實性、實踐性強的場景外,還安排了兌換人民幣、模擬購物、課外實踐及調查商品價格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因此教師要借助這些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人民幣、經歷購物的過程、積累購物的經驗,為實際購物做好準備。
3、向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合理使用人民幣的教育。
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愛護人民幣、保持人民幣的整潔、維護人民幣的尊嚴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在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教育學生要悉心保護,不要亂折亂揉,不要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不要將人民幣用作裝飾等,同時要結合小小存錢罐教育學生要注意積攢自己的零用錢,并用這此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如購書、購文體用品、獻愛心等活動。
關于本單元的評價,要注意考察學生能否正確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是否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及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否會進行簡單的人民幣計算。還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熱情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是否具有愛護人民幣的意識和情感。
五、本單元建議課時數:4課時
第一課時
信息窗一 認識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6-37頁,認識元、角、分。
教學目標:
結合現實情境,在整理人民幣的過程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部分人民幣樣品,問:你們看這是什么?
生:這是1元的錢,
……、
師:對,這些是錢,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人民幣,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關于人民幣你都認識哪些,知道哪些?
生:……、
師:今天你們帶來了自己的存錢罐,看到自己的存錢罐你想知道什么?
生:想知道存錢罐里存了多少錢。
師:畫面上的小同學和你們一樣,也想知道他的存錢罐里存了多少錢,(課件出示情境圖,解讀情境圖。)
師:怎樣才能知道存錢罐里存了多少錢呢?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認識并整理人民幣。
生:數一數存錢罐里的錢就知道了。
師:這么多這么亂的錢怎樣數呢?
生:我們可以分類數,元和元數,角和角數,分和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