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五四制一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 2
五、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完成對計算方法的探索。
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創設的小朋友在大海邊活動的不同情境所形成的“情境串”,引導學生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組成本單元具有邏輯聯系的“問題串”。促使學生不僅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構建起完整的認知結構。同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情景圖眾多的信息中選擇有用的信息,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單純的計算教學,讓學生體會計算是解決問題的工具。
2、重視發展學生的計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樣化。
課程標準提倡算法多樣化,鼓勵算法多樣化是培養兒童自信心和創新意識的有效途徑。教師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探索。在教學口算和筆算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學生探索出的多種計算方法中,哪一種更合理更科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的計算中體會和比較,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具體問題時,學生可以用筆算,也可以用口算。
3、讓學生經歷直觀操作,探索計算方法。
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索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分運用小棒,計數器等學具進行直觀操作,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4、尊重學生差異,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要尊重這種差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計算速度不宜提過高和過于統一的要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給予熱情的幫助和鼓勵,允許他們有一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5、采用多樣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教師充分利用教材中多樣的練習形式,組織學生進行生動有趣的練習活動,為學生創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饒有興趣的練習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六、本單元建議課時數:17課時。
第一課時
大海邊 信息窗一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47頁,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自主練習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用加法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和筆算方法,初步學會估算的方法。
2、經歷探索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發展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和靈活性。
3、體驗100以內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思考過程的合理性,初步養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那肯定喜歡到海邊去玩。對吧?海邊還有可愛的小蝦和小螃蟹呢,想不想去看看它們?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些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整理信息,提出問題。
根據畫面上提供給我們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根據圖意,可能提出下列問題:
天空中有多少海鷗?
他們一共捉了多少只蝦?
沙灘上有多少只小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