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3、能積極參與綜合表演,從中感受勞動的愉快和豐收的喜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聽、唱、拍、跳、”等音樂活動中感受各種勞動的場面,體驗勞動的喜悅感。
教學難點:解決兩聲部協調配合問題。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玩具棒
教學過程:
一、“認識勞動的人們”——附點節奏學習
1、律動
聽音樂《勞動最光榮》進教室。
2、導入
師:剛才同學們聽到了什么歌曲?
生:《勞動最光榮》。
師: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一切。為了生活,人們辛勤地勞動著。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勞動的人們,你看他們在干什么?
3、附點節奏學習
引導學生看圖片、講內容、讀兒歌。
工人叔叔敲鐵錘,叮 叮.叮 咚 ,農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 嚓;司機叔叔開汽車,嘀嘀.嘀噠;環衛工人在掃地,刷 刷.刷 刷。
二、“參與勞動的過程”——學唱《剪羊毛》、聽賞《鐵匠波爾卡》
1、導入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勞動的人們,他們都在辛勤地勞動。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樂從房子傳出,音樂聲中有一種勞動時發出的聲音,請你仔細聽一聽,猜一猜。
2、初聽《鐵匠波爾卡》
3、介紹《鐵匠波爾卡》
師:你覺得勞動者的心情是怎樣的?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師:有同學見過打鐵嗎?大家看,年輕的彼特拿著大鐵錘和師傅一起打鐵。大鐵錘“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鐵打平,師傅用小鐵錘“叮!钡那脙上率窃诟嬖V彼特該打這里了。他們“咚叮叮、咚叮!钡呐浜洗蜩F多么有意思!
4、參與表現
(1)用“!薄斑恕泵餍伞
(2)打鐵的節奏:2/4 x | x | | x x ||
師:同學們,其實,大小鐵錘在勞動的時候必須相互配合?矗@就是他們打鐵時的節奏。
a.集體讀。
b.分組配合讀。一組讀大鐵錘,一組讀小鐵錘。
c.按節奏自由練習
d.請你先讀一讀,再敲一敲。
(3)和著《鐵匠波爾卡》音樂,按節奏參與伴奏。
師:同學們做得真不錯。讓我們都來做做小鐵匠。隨著《鐵匠波爾卡》的音樂開始愉快的勞動。
5、小結
師:同學們,你們的心情怎么樣?這就是勞動帶給我們的快樂!
(二)學唱《剪羊毛》
1、導入
師:下面我們一塊兒聽一首歌,看看這首歌中的人們在干嗎?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2、初聽歌曲
3、練習剪羊毛節奏
師:同學們,你們也想剪羊毛嗎?讓我們也一起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節奏:2/4 x 0 | x 0 | x x | x 0 ||
4、創編活動
(1)用“嘿”聲。
師:瞧!那兒有一個老爺爺,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紀大了,你們想想老爺爺歌聲的速度是怎樣的?會發出什么聲音?我們一起來學學老爺爺剪羊毛。
(2)跺腳。
師:這邊有個小朋友蹦蹦跳跳地過來了。想想會發出什么聲音?(跺腳)我們來學學。
5、學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師:這真是一派歡樂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說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組找附點節奏,唱樂譜。
師:這首歌中有一個剛才我們練習了的節奏“x.x”出現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嗎?請各組分別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體跟琴唱譜。
(4)引導質疑。
師:剪羊毛可真有意思,但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沒見過,你們呢?對這項勞動還有什么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