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級音樂下冊教案
第五課 小騎手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初步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特點,能主動參與歌曲表現。
2、在聆聽二胡獨奏器曲時,感受二胡的音色特點和樂曲所表現的熱烈歡快的賽馬情景,能主動參與表現樂曲情景。
教學重點:
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能主動參與歌曲表現。
2、感受《賽馬》的基本情緒,并能參與音樂表現活動。
教學難點:
1、唱準歌曲中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2、聽賞時能創造性地表現樂曲的幾個場景。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打擊樂器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
在《賽馬》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走進教室。
1、說一說
師:剛才小朋友們和老師“騎著馬兒”,非常神氣地走進了教室,小朋友們知道哪個少數民族的人最喜歡騎馬嗎?
生:蒙古族。
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你對蒙古族的生活還了解哪些?(生答)
2、看一看
師: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為新朋友,讓她帶領大家到草原上去游覽一番。(課件:出現小精靈:“大家好!我是草原小精靈。草原上的景色非常迷人,今天由我當小導游,帶大家到草原上好好玩一玩。”)
(1)課件呈現草原迷人的風光,并以內蒙古音樂作品《長調》為音樂背景,在音樂中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
(2)課件再播放一遍草原風光。提示學生注意聆聽其中具有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音樂背景。
師:你對這個旋律有什么感受?
生:(略)
3、學一學
師:剛才在屏幕上你們看到草原上的人在進行哪些活動?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生答)
師:你能上臺來做一做你最感興趣的那種活動的動作嗎?(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并稱贊他們是神氣的“小騎手、小射手”等。
二、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聽一聽
草原小精靈:蒙古族的小朋友看到我們來了,高興地唱起歌來,你們聽: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學生聆聽
師:請大家帶著問題聽,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
(2)師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歌詞。
2、念一念、敲一敲
師:下面讓我們也當一回神氣的小騎手、小射手、小摔交手。請隨老師的鼓聲有節奏地念一念這寫歌詞。
(1)生在老師的鼓聲的指揮下,模仿老師有節奏地念詞。
(2)生一邊有節奏地念,一邊跟著歌詞內容做自己想做的內容。
(3)選擇樂器和節奏型,邊念詞邊進行敲擊。(雙響筒、鈴鼓)
(4)一、二組邊念詞邊律動,三、四組用打擊樂器為他們加油。
3、唱一唱
草原小精靈:大家想成為真正的小騎手嗎?那就先和蒙古族的小朋友一起來學學這首歌吧。
(1)聽歌曲
(2)唱旋律
難點教學“6.i 2 , 6.i 1”七度、八度音程主要通過摸唱和教師的手勢來引導。
(3)自學歌曲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適時引導學生唱準,并引導學生在歌唱速度以及七度、八度音程和下滑音處體會感情。
三、合作、表現
1、敲一敲、跳一跳
2、師: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表現這首歌曲?(生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全班分成表演、用打擊樂器伴奏、用筷子伴奏等小組。
(1)討論、創編:各小組根據各自的任務進行討論,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表現歌曲。
(2)分組展示:每組派一位代表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表現的最佳方案,并整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