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蘇少版)
7.續編旋律
1=c 2/4
6 6 1 2 | 3 5 3 2 | 3 — | 3 — |
6 6 1 2 | | | ||
三.欣賞陜北民歌——《革命將士出征歌》、《藍花花》
1.師:唱完了山西民歌,我們再來看看陜西。陜西位于我國中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抗日根據地——陜甘寧根據地就在那里。下面,我們欣賞一首重新填詞的陜北民歌《革命將士出征歌》。
2.初聽歌曲,提問:
歌曲的速度怎樣?(進行曲速度)
歌曲的情緒如何?(威武雄壯的)
3.復聽歌曲,跟著唱
4.過渡:接下來,我們去認識一位陜西姑娘——藍花花,了解一下,在她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5.初聽歌曲《藍花花》,了解歌曲主要內容。
6.熟悉歌曲主旋律,跟唱
7.欣賞鋼琴變奏曲《藍花花》,聽一聽主旋律出現了幾次?
樂曲結尾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四.課堂總結:
連線
《藍花花》 山西民歌
《掏洋芋》 河北民歌
《對花》 陜北民歌(陜西北部)
第3課時
教學內容:
唱:《唱得幸福滿山坡》
聽:《跑旱船》
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唱得幸福滿山坡》感受人民當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加深對北方民歌的認識。
2.在欣賞《跑旱船》的過程中,嘗試用秧歌步參與“跑旱船”的表演,體驗北國人民喜慶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新授歌曲《唱得幸福滿山坡》
1.(課件出示豐收的場景),提問:你看到怎樣的景象?想象此時此刻農民們的心情怎樣?
2.聽歌曲范唱,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重點練習切分音和后倚音。
完整演唱,表達出農民們的喜悅之情。
三.欣賞《跑旱船》
1.過渡:歡慶豐收、歡慶節日的時候,民間會有哪些民俗習慣?
2.初聽《跑旱船》,介紹“跑旱船”
3.學走“秧歌步”,跟音樂表演
四.課堂總結: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拓展欣賞:中國北方民歌
內蒙民歌:《森吉德馬》、《嘎達梅林》
新疆民歌:《達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蓋頭來》、《瑪依拉》
山東民歌:《沂蒙山小調》
河北民歌:《小放牛》
山西民歌:《走西口》、《繡荷包》
陜北民歌:《繡金匾》
西藏民歌:《格薩爾王》、《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輝》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中國北方民歌的分類,加深對北方民歌豪爽、高亢風格的認識。
2.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音樂眼界,豐富學生的歌曲儲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結合音樂作品的欣賞,介紹北方民歌的風格特點:
師:請同學們完整聽賞一組同一風格區的音樂作品,然后概括這一風格區音樂作品的特點。
▲ 草原風格區:蘊涵游牧民族粗獷的氣質,蒼勁有力。
▲ 新疆風格區:受西域影響的音樂風格,活潑歡快。
▲ 東北風格區:直白、豪爽的風格
▲ 西北風格區:高亢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