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二年級音樂上冊全冊教案
生:聆聽,并模仿跟著節奏走一走。
師:我們一起和小象走一走,完整欣賞音樂。
3、 唱一唱
師:我們來聽聽小象行進的音樂:
1 3 5 1 | 3 2 1 6 | 5 —
生:跟著師模唱。
4、 動一動
師:現在與老師一起隨著音樂唱一唱,走一走。(邊走邊唱)
四、 課外延伸
布置作業:可后鼓勵學生自己上網、看書等等了解更多有關象的資料。相信大家從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課的結束并不是學習的終止,鼓勵學生課后開展研究性的學習,培養興趣、增長知識!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聽:《口哨與小狗》
2、唱:《一對好朋友》
教學目標:
1、通過用親切、柔和的聲音學唱歌曲《一對好朋友》,開發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同時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樂趣和同學間的友誼。
2、通過一系列的游戲、表演等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到同學間合作的快樂,提高學生感知美、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
3、通過聽賞《口哨與小狗》與《一對好朋友》知道友誼,認識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與一切有生命的動植物都是好朋友。
教材分析:
《一對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間音調寫成的創作歌曲。歌曲為3/4拍后改成2/4拍, 徽調式,一段體結構。歌頌小朋友之間的真摯樸素的友誼。歌曲旋律活潑,節奏緊湊,且簡單易懂,并深入了農村生活。作為農村的孩子,家禽類的動物并不陌生, 貼近了學生的生活。我們要用貼近兒童心理的教學內容,新鮮多變的教學形式,帶領學生走進音樂天地。同時,讓學生深深體會到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給自己帶來的 喜悅之情。
匈 牙利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兒童教材的來源之一,是真正的兒童游戲和兒歌,及喜好小動物的天性。本課的教學設計主要就是通過有趣的游戲,生動的兒歌,抓住 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天性,將歌曲教學、即興創作等內容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音樂的豐富多彩,體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
教學準備:鋼琴、動物頭飾、vcd
教學重點:通過對歌曲的學習,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唱出鄉村孩子的真摯,用吆喝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鋪墊主題。
1、生在《口哨與小狗》的音樂中進入教室坐好。
師:大家好!我們是玩具王國的布克與小布克。今天我們要去到草原是來探望我們的朋友。大家知道他們是誰嗎?(生:不知道)那我們一起瞧瞧,他們到底是誰?出發吧!
音樂《口哨與小狗》
生:聆聽音樂。
師:到了。咦,人呢 ?請小朋友們幫忙一起找一找,(生與師一起雙手圍成“話筒”吆喝------小伢伢,小妞妞)
生:跟琴吆喝,跟著節奏喊出歌唱吆喝的語氣。
師:喲,聽,他們來了!
[以回憶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出吆喝聲,為歌曲的學習作鋪墊,并解決難點。]
二、新授歌曲,激發情緒。
師:(放《一對好朋友》,并出示頭勢)小朋友們好,我是伢伢,我給大家帶來一個禮物:請你們聽一聽,這首歌曲中有沒有小動物的叫聲?
生:聆聽并回答。
師:(出示另一頭勢)你好!我是妞妞,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禮物:請你們說說你聽到了哪幾種動物的叫聲?你能模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