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教版)
四、師生再見!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打擊樂器:堂鼓、小鈸、木魚
2、唱歌:《拔河》
教學目標:
1、學會堂鼓、小鈸、木魚的基本演奏方法。
2、能積極探索堂鼓等樂器的其它演奏方法。
3、能用堂鼓等打擊樂器為《阿西里西》作伴奏。
4、能用富有力度和彈性的聲音有表情地演《拔河》。。
5、能用人聲和打擊樂器表現(xiàn)拔河的情景,并用打擊樂器為歌曲《拔河》伴奏
教學重點:
1、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難點:
1、《拔河》中領唱與齊唱的相互銜接與配合
2、同時學習堂鼓、小鈸、木魚三咱打擊樂器,少數(shù)學生會感到困難。
改進措施:
1、在領、齊唱前,先練兩遍領、齊讀。
2、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玩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習:
師生問好!
二、玩打擊樂器:
1、展示堂鼓、小鈸、木魚等打擊樂器,請學生說出名字
2、師介紹并示范三種打擊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
3、學生分三組學習
堂鼓 “x x x”
左 右 左右 齊
小鈸 “x x x”
木魚 “x x x x”
4、各組分別探索其它演奏方法
三、配伴奏
1、請學生分組設計為《阿西里西》配伴奏
2、師生共同比較,歸納,綜合,作出幾套方案
3、部分學生演唱,部分演奏
4、相互交換演唱,演奏
四、學唱歌曲:
1、用拔河的圖片導入,請學生用語言描繪拔河時的氣氛
2、聽賞歌曲《拔河》
3、師生共同朗讀歌詞
4、師領讀生齊讀
5、學唱歌曲
a) 跟師分句學唱二遍
b) 集體輕聲跟琴演唱
c) 教師領唱,學生齊唱
d) 生領唱,其余生齊唱
e) 按課本上的要求,用打擊樂器(或小嗽叭,喊聲,跺腳等)表現(xiàn)歌曲《拔河》熱烈,緊張,歡快的氣氛,再將這些聲音錄下來。
f) 邊演唱歌曲,邊放渲染氣氛的錄音,師生共同評論。
五、師生再見!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欣賞《踢毽子》
欣賞《布老虎》
教學目標:
1、 能隨著樂曲《踢毽子》的韻律,即興表演踢毽子的動作
2、 能隨著《布老虎》的音樂展開想象,初步理解音樂表現(xiàn)的內容,并初步了解布考慮的民俗
教學重點:
進一步引導學生勇于參加各項音樂活動,繼續(xù)培養(yǎng)活潑、開朗、樂觀的性格和與同學們友好相處,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學難點:
《踢毽子》和《布老虎》這兩首管弦樂小品雖都比較形象,但對二年級來說,欣賞時,仍然有一定的困難,主要是他們對音樂的表現(xiàn)要素尚沒有較多的感情積累。
改進措施:
引導學生在“玩”中欣賞感受音樂《踢毽子》和《布老虎》
教學過程:
一、 組織學習
師生問好!
二、 欣賞《踢毽子》
1、 提問導入
“你閃喜歡玩哪些游戲?”
2、 賞管弦樂曲《踢毽子》,引導學生注意由木琴奏出的主題
3、 師表演踢毽子動作,開始時兩拍踢一下,后可變?yōu)橐慌奶咭幌拢捎糜夷_踢,也可用左腳踢,可以站著踢,也可以跳著踢,還可以右腳交叉到左腳后面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