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人教版)
1. 學生設計歌表演動作的廣泛性。
2. 學生參與歌表演的投入程度和和諧程度。
3. 學生聽賞音樂時的專注程度。
4. 學生聽賞音樂的聯想能力及表達能力。
5. 隨音樂做動作的和諧程度。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小雪橇》。
教學目標
1. 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雪橇》。
2. 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教學過程
1. 教師播放有關滑雪橇的畫面。
2. 聽錄音兩遍,教師提問:滑雪橇時,是一種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時,應該是怎樣的情緒?
3. 教師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詞,可放慢速度。
4. 教唱過程中,應注意啟發學生的情緒。
5. 教唱第二段歌詞。
6.在學會歌曲后,可組織學生為歌曲編配打擊樂器伴奏。討論時教師注意引導,啟發學生選用什么樂器為歌曲伴奏,比如馬蹄的聲音,用什么樂器來模仿?馬鈴用什么樂器來模仿?等等。所選樂器不要多,節奏也不要太復雜。
教學評價
1. 學生學習歌曲的效率。
2. 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的效果。
3. 學生創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歌曲,為下一步表演作準備。
2. 注意區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學過程
1. 教師播放有關動物冬眠的畫面。
2. 聽錄音范唱,
3. 教師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教唱第一樂段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的情緒,應唱得抒情、優美。
5. 教唱第二樂段歌詞。注意第二
段與第一樂段在節拍、情緒、速度等幾方面的區別。
6. 教唱第三樂段,注意情緒的對比:小動物們在依依惜別,相約明年再相會。
7.學會歌曲后,第一、三樂段齊唱,第二樂段可按歌詞內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較長、歌詞較多,要求學生背唱有一定難度。學生能跟著錄音比較完整地延長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練、表演的過程中,學生還有機會進一步熟悉這首歌曲。
8.下課之前,教師可將全班同學分為三個小組,布置學生根據歌詞內容,在課下小組同學討論,分別為歌曲的三段設計幾個動作。
教學評價
1. 學生學習歌曲的效率。
2. 用打擊樂器為歌曲編配伴奏的效果。
3. 學生創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表演《小動物告別會》。
教學目標
1. 復習歌曲,為下一步表演作準備。
2. 教師與學生一起共同排演動作。
教學過程
1.為了上好本節課,事先要有一些準備,教師要準備一些頭飾、面具,音樂教室也要適當布置一下,還要事先培養各班的音樂骨干,讓他們在活動中起帶頭示范作用。準備好《小動物告別會》歌曲的磁帶,還應精心設計好教學程序,使這項音樂活動既熱烈,又井然有序。
學生方面也可自己準備一些頭飾或面具,并設計幾個舞蹈動作。
2. 播放《小動物告別會》的伴奏帶,請三個小組的同學分別上臺,為大家表演本小組為歌曲設計的動作,并組織大家簡單討論。
3. 教師與學生中的骨干分子領先起舞,另兩組同學,一組伴唱,一組學生用打擊樂器奏出三拍子的節奏型(如“× × ×”、“× ×”等)。
4.其他學生陸續加入,可以模仿教師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們的舞姿,即使動作不太協調,也沒有關系,關鍵是要參與,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韻律。
5.如場地條件稍差,無法讓全班學生同時表演,也可分三組進行,分別表演歌曲的三個樂段。總之教師要因地制宜,設計出恰當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把這一課上好。
教學評價
1. 學生的參與率。
2. 熱烈歡快的場面與良好的紀律相統一。
3.動作與音樂的協調。
4.活動中,學生創造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