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語文第五、六單元教案
(二)教學設計
分篇教學,各用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陋室銘》
1.導入
假設你做違背自己良心或意愿的事,你可以榮華富貴;否則就只有只有一間陋室,你將在那里過著貧窮的生活,你作出怎樣的選擇?為什么?
2.簡介作者,解題。
“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這種文體現代還用嗎?——座右銘
3.初讀課文
(1)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2)本文是韻文還是散文?找出韻腳,壓什么韻?
(3)再讀一遍,注意讀出它的韻味。
4.導讀課文
(1)作者從哪些方面來描寫陋室之陋?(故意設下圈套,意在讓學生明白本文要表現的是陋室不陋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
(2)既然要寫陋室不陋,為什么開頭兩句先寫山、水?
填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室不在 , 有 則 。
(可以填:華麗,有德者居之,雅)
(3)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陋室之雅?
環境:清幽
來往的人:高雅
主人生活:清閑
(4)7.文章末尾為什么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話?
以先賢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以孔子的話來暗示是君子居之 。
(5)用一個成語概括本文所表現的作者的生活志趣。(安貧樂道)
5.文化尋蹤:
(1)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銘文?
讓學生了解古代文人以詩文明志的傳統。
(2)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作者的陋室還有什么可取之處嗎?
綠色、親近自然、生活簡樸、居室的文化氣息等等。
作業:給自己寫一篇《銘》
第二課時 教學《愛蓮說》
1.導入課文:
班上有同學的姓名中帶有“蓮”字嗎?請他講講對于“蓮”的認識。
2.解題,簡介作者:
3.自讀課文,疏通生字詞
4.課文解讀:
(1)陶淵明為何“獨愛菊”?
(2)世人為何盛愛牡丹?
(3)作者為何“獨愛蓮”?蓮有什么可愛之處?
指導學生讀懂“出淤泥而不染……不可褻玩焉”一句,并強化字詞教學
(4)作者為何要寫這些花?(以花喻人,托物言志)
(5)作者把菊花比作“隱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貴者”,把蓮比作“君子”,你認為恰當嗎?為什么?
允許學生有不同看法,如當代作家張抗抗就寫過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絕》,表現牡丹的個性是高貴而不是富貴。關鍵在于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道德追求。
(6)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之后就很少有人了,這說明了什么?(曲高和寡)為什么喜愛牡丹的人很多?(世人都貪圖富貴,追逐名利,世風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