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教案
11.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樹枝縱橫交錯擋住了上面的天空,雖在白晝,林間仍顯得昏暗;在枝條稀疏的地方,有時還能見到陽光。
閱讀探究
1.表明富春山天朗氣清的壯麗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風煙俱盡,天山共色。
2.既寫出江流宛轉,小舟隨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現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閑適隨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從流飄蕩,任意東西。3.總寫所感,統領全文的語句是什么?奇山異水,天下獨絕。4.作者是怎樣有層次的描繪“異水”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先寫“緩流”,突出澄澈(游魚細石);再寫“急湍”,突出兇猛(急湍、猛浪)。運用了夸張、比喻的修辭方法。
5.作者是怎樣表現“奇山”的?①整體形象奇!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雹谏L狀態奇。兩岸峭壁,皆生寒樹,層巒疊嶂,③自然聲音奇。
從聽覺寫泉音、鳥鳴、蟬嘶、猿叫,生機盎然的大自然交響曲
6.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的句子是什么?這句對寫“奇山異水”有什么關系?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有這樣的“奇山異水”,必然有人的足跡,有人的觸景之情,這句是游覽者自然生發的感情。同時這句又是側面著筆,通過襯托手法,強化了山水誘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異水”。
7.結尾“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似是多余,對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復渲染的作用。寫樹木遮空,晝夜不分,既照應前面對寒樹的描寫,又給山水增加奇色異彩。二是使結構更加嚴謹完美。全文猶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線,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開頭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繚繞。
考題再現
1.用課文原句填空:
(1)寫富春江全貌的句子是: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2)總寫富春江山水特點的句子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寫富春江江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4)寫富春江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對世俗功名利祿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請從這兩方面入手找出寫得好的字詞句,并談談好在何處。
(1)從視覺來寫: ①“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作者不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天清氣朗,明快秀麗的景色,而且將富春江放在“天”這個壯闊背景上來描寫,就勾勒出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境界。
②“從流飄蕩,任意東四”,既寫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轉的特色,也表現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閑適心情。
③ “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擬人的手法,寫出江的兩岸崇山峻嶺,高聳人云的雄奇景色;“競”“爭”二字把靜止的山寫活了,賦予了它們以生命和動感。
(2)從聽覺來寫: “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保喝鲢觯B鳴成韻,蟬聲不斷,猿嘯無絕,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響曲,繪聲繪色,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