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幫助學生認識人格權的內涵和特性;引導學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不容侵犯,受法律保護;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護。
2、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學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生命和健康對于每個人的重要意義,體會人格權利在社會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覺尊重生命與健康的權利,增強維護人格權的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加強社會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受法律保護。
2、教學難點:人格權的涵義及特點;法律對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護。
學生分析:
1、針對的問題:
現實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為時有發生,對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隱患也經常存在,而作為未成年人,很多學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識,加上法制觀念不強,對生命健康權也了解得不全面,以致自己的生命健康經常受到侵犯或傷害。所以教學中,應突出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并強調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的特殊保護,引導學生懂得重視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
2、學生的需要:
從現實角度看,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傷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為和隱患,作為未成年人有必要對自己的生命健康權進行了解,從而對某些行為做出是非辨別,運用法律加以維護。從法律角度看,生命健康權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權利的前提和基礎,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確行使了這項權利,才能保證其他權利的實現。從未成年人成長的角度看,正確理解并積極行使生命健康權,有利于生命意識、健康意識、責任意識的培養,利于學生自身的健康成長等。
課前準備:
教師:
①搜集生活中與學生相關的侵犯人格權、生命健康權的典型案例,并整理歸類,根據教學需要,請學生幫助繪成漫畫并制成課件。②認真學習有關人格權、生命健康權的法律條文和法律依據。
學生:
尋找發生在自己身邊有關侵犯人格權,尤其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案例。查找并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
教學方法:本課的教學擬采用活動式教學、可運用:情景創設、案例分析、主題探究等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講授本課第一框——生命與健康的權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語:(見教材第三課引言部分)
2、板書課題: 第三課 生命健康權與我們同在
二、講授新課
板書框題: 第一框 生命與健康的權利
生命健康權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我們人格權的重要組成部分。
你們知道什么是人格權嗎? 人格權中的“人格”和我們平時所說的某人“人格高尚”,“某人有偉大的人格”中的“人格”含義一樣嗎?
教師講述:
我們平時所說的“人格”是指人的“精神品格”,而人格權中的“人格”,是指作為法律所承認的“人”的“資格”。所以,人格權也就是做人的權利,是自然人對自身享有的權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板書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