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7課 物品上的花廊
(3)用水粉在廢舊紙盒上繪制四方連續紋樣,也可以剪貼裝飾紙盒。(第3課時)
教學難點
(1)加強學習活動的趣味性,應用性,激活創造欲望。(第l課時)
(2)形式美的運用。(第2課時)
(3)盒子內壁本身的色彩有的深、有的淺,有冷暖傾向性,如何把它與圖案色彩有機配合起來,形成統一的美感。實現圖案造型與盒子造型的和諧統一。(第3課時)
建議課時:3課時。
二、教學過程設計與案例
第1課時
案例(一)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調動視覺、聽覺、觸覺感受自然美,激發表現欲。
1課前準備
教具:歌曲《春天在哪里》,單獨紋樣圖案的范例。
學具:收集各種各樣、色彩各異的花朵、樹葉,水粉筆、水粉、調色盒、清水杯。
2、教學思路 (1)創設春天的情境。
教師: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學生:上臺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春天的美姿。
(2)討論交流。
a尋找花朵、樹葉形狀和色彩美的規律:對稱、節奏、韻律等。
b運用觸覺、視覺、嗅覺來體悟美:樹葉輕柔光滑的質感、花的香、色彩的鮮艷。
(3)教師點撥知識點。
a、一朵花與一排花在圖案構成上的聯系、區別:單獨與連續。
b、實物與圖案的聯系、區別:寫生與變化。
(4)設計圖案。
制作一幅單獨紋樣圖案,要有創意:可添加上點、線裝飾,也可概括減化。
(5)展示、評議作業。
把花朵和樹葉與你設計的圖
案放在一起,比較誰更美。
(6)課后拓展。
為你設計的圖案配上一首春天的詩。
案例(二)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觀察、討論,講解、練習
1課前準備
教具:一盆花、花的寫生圖及依花設計的單獨紋樣、二方連續
紋樣的圖案,龍、鳳圖案。
學具:鉛筆、水粉工具。
2、教學思路
(1)導八新課:出示盆花吸引學生注意。
教師:我們可以用以前學過的什么方式來表現它?
學生:寫生——運用素描、色彩來塑造。
教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表達方式——圖案裝飾。 (2)講解有關圖案的知識。
a、寫生與圖案。
教師:出示花的寫生圖與花的單獨紋樣圖案,讓學生比較聯系與區別。
學生:分析、討論、發言。
小結:寫生是原型的再現。圖案是對原型的表現,即藝術加工與提煉。寫生是圖案設計的基礎,變化是圖案設計的靈魂,即藝術再創造。運用寫生變化創造的圖案叫依物造型。運用主觀想像、聯想創造的圖案叫依情造型,如龍、鳳圖案。
b圖案分類及骨式。
圖案分為單獨紋樣和連續紋樣,單獨紋樣的骨式有均衡式和對稱式;連續紋樣的骨式有散點式、折線式、波浪式。
c總結形式美的規律。
對稱、均衡、節奏、韻律、對比、和諧、變化、統一。
(3)實踐應用。
作業1:把一幅均衡式單獨紋樣改為對稱式。
作業2:發揮想像設計一幅單獨紋樣,骨式不限。
(4)作業展評小結。
(5)拓展。
為你設計的紋樣加一個適合的外形,觀察效果如何?
3、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運用范圖引導學生分辨什么是單獨式紋樣,什么是連續式紋樣。搭建學生展示成果的平臺,激發求知欲、上進心,獲取成就感。
4、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防止學生亂采亂摘公共場所的花草樹木,鼓勵學生到田野里尋找,最好家長帶隊或小組行動。
(2)采集的花要放在帶水的瓶中,短期內保持新鮮。
(3)保持室內衛生,不要隨地丟棄材料。
第2課時
案例(一)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課前收集圖案應用的例子,課上共同分享,探討=方連續紋樣圖案的制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