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14冊全冊教案
第二課時 《保衛黃河》
教學目標:1、能用輕快有力的聲音和保衛祖國、憎恨、蔑視侵略者的感情歌唱《游擊隊歌》。學習用樂器為歌曲伴奏。2、聆聽《保衛黃河》和《東方紅》,欣賞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感受體驗其音樂內容,音樂情緒及不同表演形式的不同效果,理解其團結人民,鼓舞人民打擊敵人的戰斗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為歌曲《游擊隊歌》配伴奏,輪唱歌曲《保衛黃河》。
教學用具: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 。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游擊隊歌》
1.學生聽《游擊隊歌》進教室(教師擊打‖: x 0:‖ 的節奏)
2. 學習歌曲《游擊隊歌》。⑴教師和《游擊隊歌》擊打學生和《游擊隊歌》拍擊‖: x 0:‖節奏 ⑵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樂器,如小軍鼓、三角鐵、鈴鼓、碰鈴、雙響筒等為 《游擊隊歌》伴奏⑶學生唱《游擊隊歌》(不用伴奏,教師注意聽學生容易唱錯的地方或學生不自信的地方)⑷歌曲難點解決⑸小組合作配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游擊隊歌》.⑹師:這首歌創作的背景是什么?(抗日戰爭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有很多影響時代的偉大作品,下面我們再為大家介紹《黃河大合唱》的部分內容,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她二、新課學習1、學習《保衛黃河》⑴《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1939年,詩人光未然在延安朗誦了他的新作《黃河吟》,受到音樂家冼星海的極大興趣,他抱病花了六天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偉大的作品。《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背景,以群眾歌曲的音調為基礎,描繪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歷史。
⑵欣賞《保衛黃河》
①初聽《保衛黃河》,思考:音樂表現了怎樣的場面?怎樣的情緒?(出示“在激流中前進”畫面)
②再聆聽《保衛黃河》,小組討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變化的?會產生怎樣的藝術效果?
③學生感受并歌唱(·齊唱歌曲 ·分男女生輪唱 ·說說效果有什么不同?)
④導語:這首歌曲表現了游擊鍵兒前赴后繼,英勇戰斗的壯麗情景. 那么,我們再來看下面一首歌曲反映了怎樣的場面? 2、學習《東方紅》
⑴聆聽《東方紅》,邊聽邊思考:歌曲表現了怎樣的場面?歌頌了誰?(討論并出示毛澤東畫面)
⑵齊聲唱唱〈〈東方紅〉〉的主題,體會其旋律美、音樂美。 音樂主題(出現了幾次)音樂的速度和力度音 樂 情 緒表 現 的 音 樂 畫 面第幾次后出現了什么音樂3、聆聽鋼琴協奏曲《保衛黃河》
⑴聆聽音樂,四人小組合作完成下表。⑵師生交流什么是變奏音樂?(教師小結)
⑶從音樂中你看到了什么?(展示滾滾黃河、戰爭及勝利的若干圖片)周恩來同志聽了這部合唱,為冼星海同志寫下了“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的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