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手》公開課教學實錄及反思
生:不同意。一般人也富有創造力。比如:魯班、黃道婆…… 以及幼兒園的小朋友創作的一幅畫。
生:名人也是從一般人開始的。伽俐略還只是一個學生時就發現擺,瓦特發明蒸汽機時只是學徒,富蘭克林發明輪船時在別人眼里不過是“瘋子”……
師:創造力并不是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他們的專利,普通人也具有創造力。那么,同學們,在創造力方面,你對自己是怎樣評估的?認為自己擁有創造力的請舉手。(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舉手)
三、奇思妙想,訓練思維
師:中央十套“奇思妙想”欄目組辦過這樣一期節目:請現場觀眾用
構圖。現場觀眾反映熱烈。同學們有興趣參加這個活動嗎?
生:(拍手叫好)
師: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討論,之后選代表板演。
師巡視,之后生板演。
師:請看這些同學拼的圖形,有沒有重復的。(有)
師:雖是重復,但解說詞各不相同。特別是這幾個解說詞,如:友誼天長地久、光明的使者、車行萬里……寫的真棒!
師:通過參與這個活動,在創造力方面,你對自己又會怎樣評估呢?認為自己擁有創造力的請舉手。
生齊舉手。
師:感謝同學們的熱情參與,同學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力,給出了最精彩紛呈的答案,這就證明了一點,大家都擁有創造力。任何人都擁有創造力!那么,區別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的依據是什么呢?
生:主要依據之一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細小的想法。
生:例如牛頓、萊特兄弟……
師:總的來說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富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生:讀課文最后一小節
師:(概括)1.保持好奇心2.探求新思路3.發展小靈感(板書)
四、拓展延伸,說寫結合:
師:請同學們大膽想象,給《狐貍和烏鴉》這個故事加個全新的結尾。
生:發言
師:想象真豐富!請同學們把這題做在練筆本上。
生:練筆
師:一位哲人曾說過:“人的天職在于探索。”只要我們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追求,大膽想象,不斷探索,相信大家都能成為富有創造性思維的人!
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目標明確、重點清楚、難點突出,教學設計科學,流程清晰;能夠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造力。學生有情感體驗,有行為內化。教學氛圍較寬松,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效果較好。聽課老師的中肯點評,使我認識到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在教學細節處理上。例如:新課導入耗時較多,影響了后面的“學生練筆”時間;課堂發言傾向于優秀學生,影響了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先談想法后練筆”,影響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另在教學機智、課堂駕馭能力方面,我還有待提高。
細節決定成功!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嚴格要求自己,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力爭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