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的思想 教案
3.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和辯證法、形而上學的關系
(二) 結構分析及探究活動設計意圖
1.本課的邏輯結構
本課也是“生活與哲學”模塊的緒論,主要是在第一課對什么是哲學這一問題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從哲學的具體存在形態和發展過程的角度介紹哲學,目的在于讓學生對于關于什么是哲學有一個歷史的和感性的認識。標題為“百舸爭流的思想”,主要負載的任務有二:一是說明哲學的基本問題,二是介紹不同哲學派別的基本觀點。圍繞這兩個問題,我們設計了兩個框: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第一框,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但最基本的問題只有一個,這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26
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兩個目:第一個目主要解釋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哪兩方面的內容;第二目主要說明哲學基本問題和我們生活的關系,同時回答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一目,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在這一目中,我們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然后介紹了哲學的基本問題所包括的兩方面的內容。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一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第二方面內容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標準。
第二目,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首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現實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哲學是對生活實踐的追問和思考,生活實踐中的基本問題,當然就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其次,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哲學要研究物質世界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就必須首先對存在于物質世界中的兩類基本現象——思維和存在作出回答,否則就不能稱作哲學。
最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于哲學發展的始終。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決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對哲學其他問題的回答。
第二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這一框主要是通過對哲學存在和發展的具體形態的介紹,讓學生從中感受什么是哲學。圍繞這一問題,我們設計了兩個目:第一目主要是通過對歷史上各種不同的唯物主義哲學的介紹,從中概括出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第二目主要是通過對歷史上各種不同的唯心主義哲學的介紹,從中概括出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
第一目,唯物主義。這一目的基本邏輯結構是: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首先介紹什么是唯物主義,然后再談唯物主義發展的三種基本形態。
第二目,唯心主義。這一目的基本邏輯結構是: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首先介紹什么是唯心主義,然后再談唯心主義發展的兩種基本形態。
2.本課探究活動的設計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