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的思想 教案
第一框,哲學的基本問題。
第一目,什么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此目設(shè)計了一個探究活動。
這一探究活動主要是說明在許許多多的哲學問題中,有沒有一個貫穿哲學發(fā)展始終的基本的問題。哲學要研究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人與自身的關(guān)系,要回答宇宙問題、人生問題和認識問題,用中國哲學的概念來表述就是天與人、道與器、名與實、形與神、心與物、理與氣、知與行等關(guān)系問題。在這許多問題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討論哲學應(yīng)該研究哪些問題。
第二目,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此目設(shè)計了一個探究活動。
27
這一探究活動主要是說明哲學的基本問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我們的生活、實踐處處涉及哲學基本問題。共有兩問。第一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認識到,無論是工業(yè)、農(nóng)業(yè),還是商業(yè)、教育、服務(wù)等生活和實踐活動,都涉及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問題。第二問主要是讓學生思考學習計劃與學習實際之間的關(guān)系,從中認識到正確處理思維和存在的關(guān)系對于我們的生活、學習等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第一目,唯物主義。此目設(shè)計了兩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共有一問。這一問題通過對生活中一些具體實例的思考,弄清什么是唯物主義、什么是唯心主義,明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這兩個術(shù)語只能在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意義上使用,而不能在別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為劃分唯物唯心的標準,還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圖、是否相信人類進步作為劃分唯物唯心的標準(如費爾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軟作為劃分唯物唯心的標準(如實用主義者),都造成了對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理解上的混亂。這一問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第二個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tài)。共有兩問。第一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樣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什么樣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第二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資料中所反映出的觀點的合理性與局限性的歸納和分析,了解樸素唯物主義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目,唯心主義。此目設(shè)計了兩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什么是主觀唯心主義,讓學生通過思考認識到主觀唯心主義的基本特點是夸大了主觀精神的作用,把人類思維對感覺的依賴夸大為世界對感覺的依賴。共有兩問。第一問主要是讓學生思考人的思維和世界是什么關(guān)系,是不是沒有人的思維就沒有客觀世界?從中感悟主觀唯心主義的錯誤和局限。第二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體會主觀唯心主義犯錯誤的原因,同時也應(yīng)領(lǐng)會到主觀唯心主義對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
第二個探究活動,是為了說明什么是客觀唯心主義,讓學生通過思考認識到客觀唯心主義的基本特點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觀精神的作用。共有兩問。第一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樣的觀點是客觀唯心主義。第二問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感悟客觀唯心主義在思維與存在關(guān)系上的錯誤,同時也應(yīng)領(lǐng)會到客觀唯心主義對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圍繞唯物主義在人類認識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義這一朵不結(jié)果實的花對人類認識發(fā)展的借鑒意義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