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函數公式的運用》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excel數據輸入、數據處理、單元格地址等都有了清晰的認識,掌握了其相關操作要領,為今天公式與函數的講解打下了基礎。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同學協作、交流等方式能很好的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由于本節課內容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依據教材分析和大綱要求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掌握公式輸入的格式與計算、sum求和函數的使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注重培養學生的數據處理能力,教會學生收集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的一般方法,將能力培養滲透到excel操作技能的教學中。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親身體驗excel強大的運用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系統學習,培養學生,嚴謹的求學態度和不斷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二)教學重點
公式輸入格式與計算、sum求和函數的使用
(三)教學難點
公式輸入格式與計算、sum求和函數的使用
★教法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法上以任務作為驅動,教師當好學生的引導者、合作的伙伴,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既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利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演示講解法
★教學過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姆指出:“有效教學始于準確地知道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在上課開始,展示一段臺風威馬遜橫掃翁田后的視頻,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課堂上來。因為威馬遜,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為災區人民捐贈物資。然后然后出示物資捐贈表,提問學生能不能在2分鐘之內把各項物資的總量求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形成學習動機,進而順利地進行新課學習。這時老師適時的出示今天的第一個任務:運用公式求出威馬遜救災物資捐贈表中大米的總量。
接著回顧單元格地址相關知識和認識計算機的數學運算符后, 分析求和公式:大米的總量=海口椰樹集團+海口金華公司+文昌紅十字會+文昌林業局+海口龍泉+文昌維嘉酒店
(學生自學學案):①先激活總分數據單元格。②輸入“=”,然后輸入要進行計算的單元格地址和運算符。③按回車完成。)excel 的公式運算比較簡單,所以在這一環節,我安排學生進行自學,這樣學生就會根據屏幕的有趣提示積極地投入到公式的運算當中去。從中體會到excel運算功能的快捷與方便。同時讓學生思考:我們在公式中輸入各項物資數量的時候,為什么不直接輸入數值而是輸入所在單元格的地址呢?
緊接著回放學生的運算結果,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接著教師講解自動填充工具,進行對比點評,強調注意事項,就使公式這一知識點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得到領悟。
課上到這,讓學生回顧一下公式的運算進行一次歸納和總結,清理一下思路。
瑞士教育學家裴斯泰洛齊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積累知識,而是發展思維。我們注重的是教學的過程而不是教學的結果”。為此,依據這一理論,我以“任務二”——“用sum求和函數求和大米的總量”作為驅。,我先由前面表格數據提出問題:“這時用如果對一千個一萬個數求和怎么辦?公式求和麻不麻煩?”接著由公式運算的弊端引出函數講解,過渡自然。學生自學教材或者參考學案,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大米的總量,同時思考后面各項的物資總量能不能使用自動填充工具來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學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