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四 奔向全面小康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個◎的第一個◆的內容,并思考相關問題。
提問:(1)同學們認為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水平社會有哪些有利條件?
明確:我國經濟有廣闊的增長空間,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我國有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繼續推進改革和擴大開放等,這些都是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利條件。
從國內來看,我國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工業化進入中期階段,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隨著城市化、交通現代化和通訊數字信息化,我國城市基礎設施,、高速公路、鐵路和航空、港口和機場、信息網絡等條件將不斷改善。這些也都為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教師過渡: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全面落實建設小康社會任務的艱巨性,我們面臨的諸多困難,尤其是時期,這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的黃金發展期和新的上升期,同時也是“矛盾凸顯期”。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個◎的第二個◆的內容并進行討論。
提問:(1)同學們認為時期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面臨著的困難有哪些?
明確;我國現在面臨著資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人口問題、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教育、科技發展水平方面的問題;貧困人口、城鄉差距問題……
時期是我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是我國將繼續面臨“三大挑戰”,即資源特別是能源短缺的挑戰,發展環境特別是生態環境惡化的挑戰,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過程中一系列兩難問題的挑戰。這“三大挑戰”,說到底就是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我國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反映。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國經濟中的結構性矛盾,包括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地區結構的問題凸顯出來。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推進城市化和進一步解決“三農”問題,調整結構和擴大內需,同時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培養人才就提到極其重要的日程上來了。
2.教師過渡:面對如此多且復雜的問題,我們當然不能逃避,而且也逃避不了。我們仍然需要全國上下一條心,需要全體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奮斗,迎著困難上,腳踏實地、勵精圖治,搬掉前進路上的一個又一個的障礙,切實解決好全面發展需要解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
3.教師請學生閱讀教材第二目第二個◎的第二個◆第一個◇內容并討論。
提問:(1)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全國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奮斗,具體要求有哪些?
明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體要求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加速推進農業發展和農村社會進步;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加大扶貧開發,從根本上消滅貧困;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增強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小結:要增強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還應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同時,我們還應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些問題的解決,還需要我們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觀,當然,每個問題的解決都是艱巨的,因而在建設全面小康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勇氣、信心、毅力,需要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