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引入本課課題:全面落實小康的藍圖(下)
展開
一 全面小康
1.學生閱讀教材閱覽人生中的文章——《暢想全面小康》。
提問:每全人心中都不得有自己對全面小康的理解,全面小康對每個人的意義也不盡相同。同學們,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二個◎第一個◆的內容,并思考:
(1)全面小康的具體規定性是什么?
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是要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全面建設小康是經濟長足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小康,其內容是豐富而廣泛的。那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最關鍵的目標是什么呢?
明確: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XX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3)這個最關鍵目標的實現對老百姓有何意義呢?
明確: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增強,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后2020年將達到35萬億元人民幣以上,超過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到那 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000美元,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教師補充:也就是說,通過我們國家和全體人民在21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搞建設,我們將建設一個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水平社會——這將是一個多么偉大的歷史功績。
3.學生完成教材第一目第二個◎第一個◆第一個◇的內容。
4.教師過渡:不同的地區自身的基礎和發展的特點不同,因而不同的地區也可以根據本地區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全面建設小康水平社會的構想。下面我們去看看廣東省的全面小康構想是如何的。
二 解析構想
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二個◎第一個◆第二個◇的內容。
1.按要求將《廣東省全面落實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構想》中的關于全面小康的具體指標按內容歸類。
2.教師歸納:從以上的歸類情況,我們可以進一步明確,全面小康目標在總體小康水平目標的基礎上內容更豐富,標準更高,對人民生活區的改變也將更加顯著。
3.教師過渡:回顧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回顧我們國家走過的每一小,我們對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感受將更加深刻。
三 歷史地位
學生閱讀教材第一目第二個◎第二個◆的內容。
提問:1、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中,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這一目標處于怎樣的地位?
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承接現代化建設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發展階段。
2.我們應當如何來理解這一點呢?
明確:當前我國最大的國情是——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實現我國的現代化總體目標——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已經經歷了若干個具體的發展階段,我們還要繼續經歷若干個具體的發展階段,這種分階段、有步驟地實現現代化的戰略構想,是積極而又穩妥的,它完全符合中國的現實國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性目標,是新世紀頭二十年我們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這二十年,是鞏固和提高現在初步達到的總體小康水平的重要歷史時期,也是為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