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同學們談地理
學生演示地球儀,觀察在下圖中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假定它是靜止的,地球表面向著太陽的一面和背著太陽的一面各有什么現象?而地球自轉又會產生什么地理現象呢?
學生觀察、討論。
1)利用光源和地球儀,學生演示:當前地球上晝夜的形成和分布。指出晝半球、夜半球的范圍。要求學生觀察此時除中國是白天,還有哪些國家是白天,有哪些國家是黑夜?
(2)將地球儀轉動180°,再觀察:中國和美國分別處在白天,還是黑夜?
(3)連續轉動地球儀,觀察各地(如中國和美國)晝夜更替的情況,思考并總結晝夜更替的原因。
(4)結合生活體驗計算,每完成一次晝夜更替需要多長時間?(24小時)
3 讓學生看圖片“暢暢和姨媽的問候”,思考產生時間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活動結果展示:
(邊演示)(1)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自轉,自轉一周是一天。
(2)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3)地球自轉時,地球表面轉到向著太陽的一面就是白晝,轉到背著太陽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4)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轉,越往東的地區,時間越早。
活動二 拓展延伸:猜想
(1 )地球如果不自轉會有什么情況發生?
(2 )地球是透明的會怎樣?
(3) 地球自東向西轉情況會怎樣?
(4)中國國土遼闊,當最東部灑滿陽光的時候,最西部還是繁星滿天,為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給與補充糾正。
課堂小結:
比較的項目 地球的自轉
方向
圍繞的中心
周期
地理意義
鞏固運用略
第二課
【地球公轉】
活動一 演示地球公轉
教師:展示圖文資料,提出問題
1.地球公轉和自轉的方向一樣嗎?公轉一周是多長時間?公轉的軌道是什么形狀?
2.地球公轉時,地軸是直著身子還是斜著身子?傾斜方向有無變化?地軸沿北極方向指向哪顆星學生分組演示、觀察、討論,填表
公 轉
方 向
轉動一周所需要的時間
旋轉中心
轉動特點
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時,太陽分別直射哪條緯線?
4.太陽直射點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間移動的?
請同學們根據上述要求認真觀察和討論,進行演示活動
由學生充當太陽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請觀察,地球繞日公轉中,直射點的位置有無變化?
一個學生(個兒稍高)當太陽,在中間,向兩側張開雙臂,表示平行光
四個學生(個兒差不多)的頭當地球,分別站在p11地球公轉示意圖的四個位置上。
[演示步驟]:
1.找齊. “太陽”張開雙臂旋轉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學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傾斜. a,b,c,d四個“地球”的頭同時指向北極星方向(a前傾,c后仰,b,d側偏)
3.觀察. 確定二分二至點。(太陽的直射光分別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轉. 四個“地球”在軌道運行,位置相互替換。辨別新位置(注意保持頭的傾斜方向不變)
5.自轉加公轉。留一個“地球”,讓他自己旋轉一周的同時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頭的指示方向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