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時的隋朝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唐朝是怎樣滅亡的?時間?”導入新課:唐朝滅亡發后,中國大地又一次陷入分裂割據的混戰局面。五代十國的軍閥混戰是怎樣結束的?陳橋兵變是怎么回事?北宋存在哪些社會弊病和危機?王安石有什么作為?現在我們就來追蹤這段歷史的足跡。
一、 五代十國
1. 概念 9XX年,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相繼統治黃河流域,合稱五代。那時,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現了十個割據政權,總稱為十國。
2. 讓學生看p68“五代十國表”,了解五代的基本情況。
講兒皇帝石敬瑭的故事,對學生思想進行教育。
3. 讓學生看p69“五代十國形勢”和“韓熙載夜宴圖”及后晉節度使的話“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教師指出:五代十國時期軍閥間的不斷混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廣大人民的愿望。
4. 后周世宗改革:①安頓流亡農民,減免苛捐雜稅。②懲治貪官污吏。③大力整頓軍隊,嚴肅軍紀。
作用:后周的強大,為后來結束分裂割據局面,準備了重要條件。
讓學生看p70《五代十國后期形勢》
二、 陳橋兵變和北宋的建立
1.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讓學生看p71“宋太祖”肖像,加深印象。
2.講“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故事,調動學生興趣。
――引自《宋史•本紀一》
三、“杯酒釋兵權”
1. 讓學生看p71插圖和引文,講“杯酒釋兵權”的故事,分析其實質――加強皇權。
2. 宋初加強中央集權采取的措施
①“杯酒釋兵權”,解除統軍大將的兵權。
②陸續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
③派遣文臣做地方官,并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
④從各地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
思考題:“宋初的統治者在哪些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四、王安石變法
1. 背景
① 北宋加強了中央集權的措施,逐漸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和軍隊不斷擴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政府財政入不敷出。(“三冗”現象)
② 北宋政府實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現象嚴重,社會矛盾尖銳。
讓學生看p72資料和p73“北宋禁軍激增”示意圖,加深印象。
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希望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主要內容: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保甲法等。
4.作用
①政府的收入有所增加,②促進了農業生產,全國各地興修水利工程一萬多處,③增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
尾音:王安石變法盡管最后失敗了,但它是我國封建社會中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作業:p75一、二、三題。
課后記:
第11課 遼、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教學目的:
1. 基礎知識:契丹的興起;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及其在歷史上的貢獻;石敬瑭;宋初的兩次對遼用兵;澶淵之戰和澶淵之盟;遼宋邊境貿易;黨項族建立西夏國。夏宋間的戰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