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盛一時的隋朝
三、 后金的興起
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統一蒙古各部。
八旗制度:把壯丁編入八旗。“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平時耕獵,戰時出征。――促使女真強大起來。――16XX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金,史稱后金。
四、 薩爾滸之戰――從此后金取得了對明作戰的主動權。
1619年,明 楊鎬―――努爾哈赤 后金大敗明軍,這是中國古代史上
又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
五、 清朝的建立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繼位。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州。1636年,稱皇帝,建國號清。
小結:明朝中后期,朝政腐敗,宦官專權,土木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后金的興起,成為明朝的一大敵人。薩爾滸之戰,成為明對后金之戰的一個衰弱點。之后,明一再的自毀長城(錯殺熊廷弼、袁崇煥),后金入關已成歷史的必然。
作業:同步訓練一、二題。
課后記:
第25課 明 末 農 民 戰爭
教學目的:
1. 基礎知識
宦官專權和東林黨;明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與田賦剝削的苛重;陜北起義;李自成起義軍提出“均田免糧!”口號與建立大順政權;攻占北京,推翻明朝。清軍入關和農民軍的失敗。
2. 思想認識
① 農民起義軍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的腐朽統治,推動了歷史的前進。
② 滿洲貴族和漢族官僚地主的聯合進攻,是明末農民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教學重點:闖王進京埋葬明王朝。
教學難點:用階級分析的方法理解滿漢地主聯合鎮壓是農民軍失敗的重要原因。
教學方法:講解和閱讀相結合。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提問:中國古代史上農民戰爭次數很多,課本上已經講過的有哪幾次?它們各發生在哪個朝代?(秦末的陳勝吳廣起義;西漢末年的綠林、赤眉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隋末翟讓、李密起義;唐末黃巢起義;元末紅巾軍起義等)到了明朝末年,又爆發了一次規模空前的農民戰爭。
一、 宦官專權和東林黨
明中期以后,形成宦官專權。明神宗時候,一些正直的士大夫反對奸臣和宦官把持朝政,形成“東林黨”。 魏忠賢―――東林黨 實質:統治階級內部斗爭。
預示著明王朝的衰敗
讓學生看p179顧憲成的對聯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 闖王進京埋葬明王朝
1.明末農民起義的原因
土地集中達到驚人的程度;政府賦稅苛重;天災。(讓學生讀p179描述山東饑荒的史料)李自成(1606-1645年)
2.1628年,在陜北爆發。高迎祥――李自成、張自忠
3. 李自成進入河南后,提出“均田免糧”的口號。 讓學生看p180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