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1
七、教學流程:
板塊內容 師生互動
第一板塊 播放《眾人劃槳開大船》歌曲(展示課件1、2),生思考并自由回答教學用題1,師點拔出示課件3。
第二板塊 1、閱讀課本第8頁第一個雙◎第一個藍◇的材料,討論下邊相應問題(出示課件4)。
2、四人一組討論→班上交流→師歸納。
3、總結:成群大雁飛行距離比單個大雁飛行距離遠的多,這是因為飛行大雁們的互相分工和團結合作;這對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只有團結才能戰勝困難,更好地實現目標。
(過渡語)想一想,每個大雁只顧自已而不管他人的話,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出示課件5)敘講故事。
師總結:這群狼太自私,誰都不愿犧牲自已,缺乏團隊協作意識,結果釀成統統被餓死的悲劇。
(過渡)自然界的動物尚且如此,我們人類也是一樣的道理。
第三板塊 1、閱讀課本第九頁第一個藍◇材料,議論下邊相應問題。
2、四人一組討論→班上交流→師總結。
答案:否。也是對集體中每個成員的褒獎,這是大家通力協作的結果。(出示課件6)
3、(出示課件7),生回答,師點拔:除了技術與水平,更重要的是隊員的團結和默契。
第四板塊 (過渡)團結協作不僅使我們在各種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和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
第五板塊 閱讀課本第10頁第4個藍◇問題(出示課件8),生討論作答,師總結(出示課件9)。
(過渡)怎樣的班集體才是良好的班集體?出示教學用題3,師輔導思路→生思考交流→統一答案。
師生共同探討教學用題4。
第六板塊 練習、總結、放歌曲、布置作業(出示課件10、11、12)。
陜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十課《繽紛復雜的社會》
第三課時:《七嘴八舌說變化》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原文:
“感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和情感,養成親社會行為。”
二、《課程標準解讀》要求達到的教學目標:
1、了解社會生活是變化發展的,越來越美好。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感受社會生活的能力。
3、感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和絢麗美好,培養學生熱愛社會、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感受社會生活是變化發展的,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學習。
四、依據《課程標準解讀》和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用題:
1、快速瀏覽課本20頁《野菜的地位》內容,想一想:野菜地位的變化反映了什么?
2、認真閱讀課本20頁棉衣棉褲“下崗”了內容,思考:○1反映了近年來人們什么方面發生了變化? ○2請你結合家里的變化,說說你在這方面的感受。過去:-----------------------現在:-------------------------------
3、閱讀課本21頁親戚家的住房發生了變化。思考:○1、近年來你家搬過、未搬過家。○2描述你家現在的住房情況:-------------------------------。③描述你記憶中(或父母曾講過的)原來的住房情況:---------------------------④請調查一下,在認識的人當中有多少人住上了新房。
4、思考自己的上學方式和其他同學比,有什么不同?自己的上學方式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時相比,有什么變化?做個小調查,看看有多少人上學的方式和爸爸媽媽不同了?調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