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教版七年級政治下冊全冊教學設計1
辯論過程:略。
教師評價和總結:同學們剛才表現得都很不錯,辯論得非常精彩。那么,究竟應當怎樣看待集體利益與個性發展這兩者的關系呢?下面的這段相聲也許會對同學們有所啟發吧。播放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或給同學們講述故事《爭吵的器官》)
(六)聽相聲《五官爭功》
教師:相聲聽完了,同學們,你們是否會有所啟發呢?其實,我們并不需要把集體利益與個性發展完全對立起來。一方面,個性的形成和發展是離不開集體的,馬克思曾指出:“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只有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才能豐富和發展我們的個性。另一方面,把自己融入社會,融入集體并不等于抹殺個性或者束縛個性發展,相反,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才能時,整個集體或社會才多姿多彩,生活也才有意義。
(七)學生自由發言,談學習收獲,總結全課。
六、補充課文正文
1、個人只有融入社會、集體才能獲得生命的持久活力。
2、沒有個人的努力,就不會有集體的發展,只有依靠集體中大家的齊心協力,才能更好地維護集體利益。
3、個人和集體是相互促進的,個人的許多基本需要,必須通過集體才能得到滿足,集體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各種條件;同樣、集體的發展壯大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4、把自己融入社會,融入集體并不等于抹殺個性或者束縛個性發展,相反,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才能時,整個集體或社會才多姿多彩,生活也才有意義。
七、板書設計:
1、個人離不開集體。
2、集體離不開個人。
3、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4、個人和集體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陜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級下冊第九課《社會、集體中的我》
第三課時 《眾人劃槳開大船》教學設計(一)
課標原文: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集體的熱愛之情,體會“團結就是力量”的意義。
2、知識與能力:學會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的關系,能正確維護集體的團結,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3、過程與方法:經歷歌曲欣賞、講寓言故事、學生研討使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的意識,達到善于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教學難點:體會“團結就是力量”的意義。
教學方法: 啟發式、討論式。
電教手段:多媒體、自備部分教具。
教學用題:1、為什么團結就是力量?
2、團隊精神有什么重要性?
3、怎樣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
4、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什么?
5、怎樣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播歌曲《眾人劃槳開大船》,師生共同欣賞。請同學們跟唱這首歌,說說自己的感想。
學生回答。略。
(用筷子實驗)
教師總結 ;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集體的力量強大的。我們今天學習《眾人劃槳開大船》。
二、新授
【一】開動腦筋。依據自學題1
(1)為什么一根筷子會輕輕被折斷,一支竹篙難渡汪洋海?
(2)眾人劃槳開大船,這說明什么?對我們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