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全冊教案(山東版)
2、注意和遵守課外活動中常見的安全和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二、教學重點:在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到守秩序的好處,嘗試參與各種活動,并在活動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1、課間活動的規則和紀律,學會與同學友好相處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發展。
2、讓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彩色筆、圖畫紙 、歌曲錄音。
(一)、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色筆、圖畫紙。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同學們,清脆的下課鈴聲帶來了愉快課間的十分中,讓我們一起快樂的唱吧。(打開多媒體1:下課了,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的情景。)
(要樂學,首先要產生興趣, 興趣是兒童思維的內驅力。教學一開始,教師便給學生帶來了下課的情景影像,學生邊看便隨著音樂拍手歌唱,來表達了學生愉悅的心情,激起學生要與老師共同學習的欲望。)
2、新授:
師:這些小朋友下課玩得多開心呀,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快樂的課外活動》〉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師:(過渡)是啊,剛才我們看到了平時課間小朋友們的活動,可這里面只表現了一部分同學的活動,你們課間肯定還有其他許多活動是嗎?
1、交流活動調查表課間活動調查表
小朋友最愛活動的地點:
小朋友最愛活動的項目:
(安排這一課前活動我的目的主要是:1、強化生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發現、創造。2、讓學生的思想提前進入課堂準備期,由于他們親自進行了調查活動,心里便會渴望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就會更盼望著上這節課,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前把學生的情感帶入了課堂,讓“要他們上”變成了“他們要上”。)
2、小小談論會:下課后你最喜歡的活動有哪些?不喜歡的活動有哪些?
師:小朋友們,剛剛我們說了這么多課間活動,你最喜歡哪種,又不喜歡哪種呢?小組討論一下,說明理由。(在對課間活動回顧后便擁有了整體感知,我們便要開始在無形中給學生傳送我們的教學目的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越是在孩子不注意的情況下進行教學,效果就越好。我們利用此時他們正陶醉在自己的發現里時進行教學,應該是個合理的時機。我們讓學生自己分組來選擇喜歡和不喜歡的活動,小組合作活動中肯定會出現不同的意見,在孩子們的小組爭論中,他們的一些真實心理就全表現出來了。這個時候,教師要多巡視,在適當的時機為他們點撥,指出一些活動存在危險因素,不利于開展,我們要開展對身心發展有好處的活動。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3、交流:我們課間應該多開展哪些活動,哪些活動不能參加,為什么?(播放多媒體課件2行為辨析)
(同樣的觀點由教師來說出來就是一種說教,但從孩子自己的嘴里說出來,效果就不一樣了,那是他們自己的觀點,更能在無形中起到到教育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知道下課應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為什么?。
我們歸納出幾點(學生歸納)(引導學生從1、不貪玩,先方便2、有意義,重安全3、守規則,講友誼等幾方面進行點撥)
師:可是有一天,我們班的同學在下課時出了點問題,你能找出來么?我們來比一比,誰的眼睛尖,誰的反映快,找到問題請舉手。(播放多媒體課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