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全冊教案(冀教版)
2.我家的日常消費
在學生了解了家庭的經濟收人來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看圖,提問他們家庭的日常消費和家庭的經濟收人有什么關系?此處的照片與圖畫和第2頁圖的側重 點不同,在這里更強調一個家庭具體的日常生活消費,所以要在學生看過圖片之后,分小組討論自己家的日常消費,充分了解家庭消.費的多樣性。復雜性,為后面認識商業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奠定學習基礎。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畫一些象征自己家庭常買的東西的小畫片,隨意貼在黑板上,如電視.(電)、水龍頭(水)、電燈(電)、公交車(交通)、各種食品等。然后教師引導大家分析,這樣的雜亂無章,不如來分類。指導學生把家庭消費歸類于:吃、穿、住、行、文化、教育、 交通等,這樣就可以使家庭的消費一目了然。與此同時培養和訓練對學生歸類的思維意識,為學生制作“小賬本”打好基礎。至于學生制作家庭或自己零花錢的小賬 本,一個是培養他們的調查、動手能力,其次就是向學生滲透“理財” 意識。國外無論家庭還是學校都很重視對孩子的“理財”教育,而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比較薄弱的。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有了更多的零用錢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科學的消費觀,在本部分教材中滲透修這一理念,希望教師注意到這一點讓小學生從小建立“理財”意識。
對于農村家庭的日常消費,教師要根據教材提示的內容,根據學校所在地區、學校、學生的特點,靈活掌握。
通過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消費的情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消費在家庭整體消費中的比例,要引導學生將零用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孝敬自己老人,尊重家人的勞動,并要注意勤儉節約。
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消費層次,這是社會生活的客觀現實。學生在分析自己家庭日常消費的項目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糾正孩子可能出現的相互攀比、互相擺闊的思想苗頭。正確引導他們的認識。
3.學會合理消費
學會合理消費,對小學生來說,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教材力求通過學生生活中的事例讓他們體會什么是合理消費。建議教學生自己來說明理由,引導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學會辯證思維的能力。
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家庭中的事情,就會有聯想、有體會。教師要更注重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與做法。
本部分內容涉及的概念性內容較多,教師要靈活地加以解釋,要避免成人化。概念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安徽城鄉居民消費發生質的飛躍”。)
老師:同學們,從這個短片中,我們能學到什么呢?
學生:(略)
老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家庭的日常消費方式發生了一些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家庭生活的日常消費都有哪些?(過渡)
【講授新課】
一、家庭的日常消費(板書)
老師:大家打開課本第二十六頁,認真看一看圖上主要展示了人們哪些方面的消費?
學生:(略)
老師:圖上主要展示了人們在吃、穿、出行以及學生學習等方面的消費,你的家里,日常消費都有哪些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可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看電影、旅游、參加健身等方面的消費支出也在增加,人們的消費從開始的基礎型消費,開始轉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為了保證家庭的正常消費,就要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大家說是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