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們的班級教案
(5)集體交流。各組代表上臺演說。
(6)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每個人都在為集體做貢獻,正是因為有了我們,集體才會如此絢麗多彩。
(讓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激勵學生勤學苦練,為集體爭光;知道要把集體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獻給集體,多為集體做貢獻,集體才能更加強大,進一步增強主人翁意識。課程標準中指出: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是兒童應當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兒童形成對集體和社會生活的正確態度,學會關心,學會愛,學會負責任,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2.欣賞配樂詩朗誦《我為集體做什么》
(1)播放《我為集體做什么》
(2)引導學生回憶平時的學習生活,想一想,你為集體做了什么?
出示句式:因為集體有了我,我為集體做什么?
, 。
, 。
(3)學生先小組練說,再集體匯報。
(欣賞是一種以兒童的體驗、感受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活動。通過詩歌的欣賞,把學生對集體的特殊貢獻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養。)
3.“咱們的班主任”
(1)師:不要忘記咱們的班主任,他是我們班級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現在就來說說咱們的班主任吧。
(2)說說心中的班主任是什么樣的?能對你的班主任說說心里話嗎?(讓學生暢所欲言)
(3)欣賞故事《“麻煩”班主任》
聽完這個故事,談談你的感受。
(4)師:班主任為了我們這個集體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勞動!今天,就讓我們來畫畫咱們的班主任,并把我們最想對班主任說的話也寫在畫像的旁邊。
(通過對故事的欣賞,學生更能理解做一個班主任的不容易;通過畫像活動,加深師生間的感情。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在建設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從而更加維護班集體,熱愛班集體。)
(三)課堂總結:
我們每位同學都是班級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我們為班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如果沒有了我們,班級體將是無源之水,失去生氣。因此,我們要熱愛班級體,積極參加班級體活動,多為集體做貢獻。只有有了大家的貢獻,才會有集體的光彩奪目。
(四)作業:
把“班主任畫像”制作成精美的賀卡,作為特殊的禮物贈送給班主任。
三、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錄制一盤輕音樂磁帶,課堂上讓學生配樂反復朗誦《我為集體做什么》這首詩歌,體會其內在的情感美。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1.編“三句半”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課前應作布置,好讓學生搜集素材。同時,教師也應提前準備一部分表現學生不同特征的“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