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上冊全冊導學案
2. 如果要使電磁體的磁性得到加強,我們大膽的假設一下應該怎么做?
3. 學生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強調假設時要說明自己的理由,盡量避免無端的猜測。指導填寫p52表格。
4. 全班交流,教師簡要板書。
(三)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1. 我們的這些假設可以被證明嗎?應該怎么做實驗證明?
2. 以研究線圈圈數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為例,說明:這是一個典型的對比實驗,要想知道電磁鐵的線圈增多時,磁力是會加大還是減小,我們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變呢?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改變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線圈的圈數會對磁性造成影響呢?
3. 看書p53表格,小組討論并填寫表格。教師巡視。
4. 全班交流小組填寫的研究計劃。
5. 根據計劃,各小組開始實驗。
6.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填寫實驗記錄表。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4課 電磁鐵的磁力(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力小,電池多則磁力大。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與鐵芯的距離、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關系。
過程與方法:
經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科學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檢驗、匯報交流、共享成果。
用數據展示說明本小組的研究成果,鍛煉交流表達能力。
能通過傾聽、提問共享其他小組的研究成果。體會到交流與討論能引發新的想法。
能用全班合作研究的成果設計制作強力電磁鐵。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體會到開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 學生自備:一號電池
2. 教師準備:電池盒、大鐵釘、絕緣導線、長短不同的鐵螺栓3個、粗細不同的鐵螺栓3個、直徑不同的線圈3個、強力電磁鐵1個。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對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進行了大膽的假設。并研究了電磁鐵的線圈多少對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影響。這節課我們繼續這項研究。把我們自己的假設也像上節課那樣證明一下,好嗎?
2. 板書課題
(二)小組檢驗所選擇的假設
1.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擬定研究計劃。填寫p55表格。
2. 全班交流研究計劃。
3.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假設領取實驗材料。
4. 各小組驗證假設。教師巡視,強調根據p56“2. 準備小組的匯報發言”邊實驗邊準備如何發言。
(三)匯報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 全班交流
(1)實驗前的假設是什么?我們要改變的條件是什么?
(2)怎樣改變要改變的條件?怎樣控制不改變的條件的?
(3)取得了哪些實驗數據?數據能說明什么或不能說明什么?
2. 總結這2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電磁鐵的磁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有什么樣的關系?
(四)制作強力電磁鐵
1. 匯總這些研究成果后,我們能夠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個磁力更大的電磁鐵嗎?
2. 大家動手試一試。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第5課 神奇的小電動機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玩具小電動機的功能是把電變成了動力。
過程與方法:
用分部分觀察、整體觀察的方法了解小電動機的構造。
根據小電動機的構造推想通了電后它為什么會轉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產生探究小電動機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1. 學生自備:玩具小電機、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號電池、透明膠
2. 教師準備:導線、磁鐵、電池盒、開關、銅質粗導線、大頭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