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第四單元 巖石和礦物教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和推動孩子開展觀察、描述礦物的活動,積極鼓勵孩子在課外或校外繼續開展一些研究礦物的活動。
教學難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描述礦物。
教學重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描述。
教學準備:
讓孩子們準備銅鑰匙、小刀、鉛筆、礦物石、木頭、塑料、瓷磚。老師給每一小組提供石英、長石、云母三種不同的礦物(可以自定)。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那我們會對礦物進行描述嗎?今天這節一起來學習幾種簡單的方法。
二、提出問題,討論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那你準備從哪些方面去觀察礦物呢?如:云母、長石、石英,你準備怎樣觀察、描述它的特點?
(1)學生討論
(2)交流:透明度、顏色、形狀、還有表面光滑和粗糙程度、硬度、反光度、輕重、厚度、氣味……
(3)在這些方面里,哪些方面你覺得最能反映礦物的本質屬性?
(4)通過討論交流確定:顏色、光澤、硬度等
(5)明確本節課的目標:觀察和描述礦物的顏色和條痕及礦物軟硬
三、觀察和描述
1、觀察和描述礦物的顏色和條痕
(1)投影圖片:不同色彩的礦物
(2)讓學生根據礦物的色彩命名。
(3)師解說:很多的礦物是以顏色的名字命名的,因為顏色是最容易觀察到的礦物的特征,也是辨認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有些礦物具有多種色彩,有些不同礦物卻具有相同的色彩。
投影圖片:石英(不同色彩)、金礦、黃銅礦、黃鐵礦
(4)觀察鉛筆的條痕
a、用鉛筆在白色瓷板上劃一劃,你有什么發現?
b、鉛筆條痕的顏色與筆芯的顏色有區別嗎?
(5)親歷對礦物條痕觀察的活動
a、用石英、長石和云母在白色瓷板上磨擦,你有什么發現?并記錄
b、學生實驗
c、學生交流描述礦物的條痕
d、這些條痕的顏色與礦物外表的顏色一致嗎?
e、觀察比較自己收集來的礦物的條痕。
f、礦物條痕的顏色和礦物表面的顏色相比,誰是礦物的本來顏色呢?為什么?
g、討論交流
2、觀察和描述礦物的軟硬
引入:在三年級我們用什么方法來比較材料硬度的?
(1)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a、用木頭和金屬相互刻劃,你發現了什么現象?
b、用木頭、金屬、塑料三種物體相互刻劃,你又發現了什么現象?
c、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試一試。
d、比較物體的軟硬,一般有什么方法呢?(互相刻劃)
(2)比較礦物的軟硬
a、你有辦法比較石英、長石、云母這三種礦物的軟硬?
b、學生用互相刻劃的方法實驗。把礦物按從軟到硬的順序排列,并填入表中。
c、匯報交流
d、你還有其他方法進行比較?
e、學生討論確定: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分別在三種礦物上刻劃,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的軟;不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的較軟;不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劃出痕跡的較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劃出痕跡的硬。
f、學生實驗觀察云母、石英、花崗巖的硬度
g、學生描述云母、石英、花崗巖的硬度
h、小結:有的同學說花崗巖硬,有的同學說石英硬,這個結果并不重要,最關鍵的是我們知道了比較礦物軟硬的方法。有哪些方法?
生:可以礦物與礦物互相敲擊、刻劃。
生:也可以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刻劃。
(3)知道礦物的軟硬在生產、生活中的意義。